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是因为I2和H2O都是非极性分子

D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HF的稳定性很强,是由于H-F键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氯化铝是共价分子,所以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故B正确;

C、I2和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极性溶剂,相似相溶的所以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C错误;

D、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不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如水的熔沸点大于硫化氢,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氨水中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因醋酸分子中含-OH,则醋酸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A不选;

B.HF分子中F的电负性很大,则液态HF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B不选;

C.N、O的电负性较大,则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C不选;

D.因C的电负性不大,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N、O、F的分子和含有氢原子的分子间一定存在氢键

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一定增大

C甲醇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甲醇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D过氧化氢气化时肯定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含有N、O、F的分子和含有氢原子的分子间不一定存在氢键,如含氮的氮气与含氢的氢气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所以并不是所以有含有N、O、F的分子和含有氢原子的分子间都存在氢键,故A错误;

B、水与硫化氢是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但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异常的高,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不一定高,故C错误;

C、甲醇极易溶于水主要因素是两个分子间形成了氢键,故C错误;

D、气化是物理变化,过氧化氢是分子晶体,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过氧化氢气化时肯定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不是化学键

B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A正确;

B、HF的稳定性很强,是由于H-F键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故B错误;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故C错误;

D、氯化氢与碘化氢都属于分子晶体,分子结构相同,碘化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沸点较高,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几个类推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①由H2O在液态时分子间存在氢键,类推出C2H5OH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存在氢键

②由NH3中键角为107.3°,类推出铵根离子中键角也是107.3°

③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④由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AlCl3制取铝,类推出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MgCl2制取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电负性强,原子半径的N、O、F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和C2H5OH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故正确;

②由NH3中有一对孤对电子对,而铵根离子中无孤对电子对,所以键角不同,铵根离子中键角也是109.28°,故错误;

③乙烷中两个甲基对称,是非极性分子,而C3H8是锯齿形结构,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故错误;

④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来制取金属铝;MgCl2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导电,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升高

C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H2O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只破坏了氢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水分子中氧原子含有一对孤对电子,O原子电负性较大,可以和其它的水分子形成两个氢键,含有的两个氢原子,可以分别和其它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两个氢键,所以以一个水分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每个水分子与相邻四个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故A错误;

B.分子内形成氢键,那么相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会减少,所以物质的熔沸点降低,故B错误;

C.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氢键属于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分子内,故C正确;

D.H2O分子中电负性较强的氧原子有孤电子对,可以和其它的水分子形成氢键,当H2O由液体变为气体时,氢键随着分子间距离越大而逐渐消失,但范德华力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变大而变小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

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相同量的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

D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HF>H2O>NH3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于氢键的存在,常温常压下水为液体,而水的液态是生物体营养传递的基础,故A正确;

B.氢键存在于不直接相连的H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间,则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存在于分子内,故B错误;

C.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不存在氢键,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相同,故C错误;

D.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在同主族氰化氢中的沸点反常,但常温下水为液体,则沸点高低顺序为H2O>HF>NH3,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NH3极易溶于水,与此性质无关的是(  )

ANH3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BNH3是极性分子

CNH3相对分子质量小,范德华力小

DNH3会与水发生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NH3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与NH3极易溶于水性质有关,故A不选;

B、水和氨气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所以NH3极易溶于水,与此性质有关,故B不选;

C、范德华力小,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与溶解性无关,故C选;

D、NH3会与水发生反应,NH3(g)+H2O(l)⇌NH3•H2O(l)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氨气的溶解,与此性质有关,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的沸点比甲酸甲酯高

B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高

C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冰中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而液态水中只存在范德华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乙酸能形成氢键,熔沸点升高,故沸点比甲酸甲酯高,故A正确;

B.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故B错误;

C.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与H-F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冰和水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中都存在氢键

C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由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无关

D水的沸点很高,原因之一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氢键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故A错误;

B.氢键存在于水分子之间,冰水中都存在氢键,故B正确;

C.水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存在H-0共价键,与氢键无关,故C正确;

D.因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之融沸点较高,故D正确;

故选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