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键
- 共5851题
(1)①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第一电离能情况如图(1)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族。
②图(2)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填“a”或“b”);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写2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含有______(填字母):a.2个σ键.b.2个π键;c.1个σ键、1个π键。
正确答案
(1)①ⅡA;②ⅣA;b;有机物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点变低;当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
(2)sp2;c
卤素化学丰富多彩,能形成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1)基态溴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
(2)卤素互化物如:IBr、ICl等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似。Cl2、IBr、ICl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
(3)I3+属于多卤素阳离子,根据VSEPR模型推测I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气态氟化物中存在二聚分子(HF)2,这是由于_____
(5)①HClO4、②HIO4、③H5IO6[可写成(HO)5I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1)[Ar]3d104s24p5
(2)IBr>ICl>Cl2
(3)V形
(4)HF分子间有氢键
(5)①>②>③
化学键、范德华力、氢键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常见作用力。对于①化学键的键能、②范德化力的作用、③氢键的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 (填序号)。化学键、范德华力、氢键均影响物质的性质,在NH4Cl、冰、干冰中,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三种晶体的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范德华力”或“氢键”)。化合物氨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③②;NH4Cl、冰、干冰;离子键;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A和D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A和E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阳离子共有______个
(5)已知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10-22cm3,则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
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1)
(2)F < Cl < Al < Na
(3)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4)12
(5)3.2g/cm3
【二选一—物质结构与性质】碳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
(1)写出碳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2)甲烷与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差距不大但溶沸点却有很大差距,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析甲烷、乙烯、乙炔中碳原子杂化方式____________。
(4)已知CO2晶胞结构如下,已知其晶胞边长为a 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密度为_____________ g/cm3。
正确答案
(1)1s22s22p2(2)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3)甲烷sp3;乙烯sp2;乙炔sp;
(4)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互相反应生成盐和水。A和E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1)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A和D的氢化物中,后者沸点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A和E的化合物晶体中,每个阳离子的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阳离子共有______个
(5)已知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体积为1.6×10-22cm3,则A和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为
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1)
(2)F < Cl < Al < Na
(3)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4)12
(5)3.2g/cm3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原子基态时2p能级是2s能级上的电子数的2倍,D是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578、1817、2745、1157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BC2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
(2)若F是D的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则F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2C分子间因存在“氢键”的作用而彼此结合形成(A2C)n。在该分子形成的晶体中每个A2C分子被4个A2C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试填空。
①含1molA2C的该晶体中有_____mol“氢键”。
②若G是D的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请比较A2C与A2G 沸点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离子晶体; O=C=O
(2)1s22s22p63s23p64s1
(3)Al(OH)3+OH-=AlO2-+2H2O
(4)① 2;②A2C > A2G (或H2O > H2S )
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E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B元素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E三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C_________,E_________。
(2)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C、D、F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在化合物BA4中元素B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杂化,BA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5)用氢键表示式写出液态D的氢化物中存在的氢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O;Na
(2)H2O2;
(3)Al3-(4)sp3;正四面体
(5)
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1mol Y2X2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n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p杂化;3mol
(2)NH3分子存在氢键
(3)NO
(4)CuCl;CuCl+2HCl==H2CuCl3 (或CuCl+2HCl==H2[CuCl3])
(二选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四种元素X、Y、Z、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原子的L电子层中,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且无空轨道; E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XYZ分子中的三个原子除X原子外最外层均为8电子构型,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中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
(2)ZX3是一种常见气体,分子中Z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该物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E元素+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sp3;间均易形成氢键
(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