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4.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b)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刚好与斜面底端B相接,且直径BC与水平垂直,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求:

(1)滑块滑至斜面中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试分析滑块能否滑至光滑竖直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如能,请求出在最高点时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0、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拉脱维亚馆的风洞飞行表演,令参观者大开眼界。若风洞内总的向上的风速风量保持不变,让质量为m的表演者通过调整身姿,可改变所受的向上的风力大小,以获得不同的运动效果,假设人体受风力大小与正对面积成正比,已知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最大,且人体站立时受风力面积为水平横躺时受风力面积的1/8,风洞内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开始时,若人体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倾斜时,受风力有效面积是最大值的一半,恰好可以静止或匀速漂移;后来,人从最高点A开始,先以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匀加速下落,经过某处B后,再以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刚好能在最低点C处减速为零,则有(          )

A表演者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是g

B表演者向下的最大加速度是

CB点的高度是

D由A至C全过程表演者克服风力做的功为mgH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3.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0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3.0m/s匀速传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v0=2.0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与B碰撞过程中滑块C仍处于静止)。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C=2.0m/s滑上传送带,并从传送带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

(2)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表面粗糙的平板车,质量为M。与平板车上表面等高的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向着平板车滑来,从滑块刚滑上平板车开始计时,之后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块与平板车最终滑离

B滑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m : M = 1 : 2

C滑块与平板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D平板车上表面的长度为v0t0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24.如图所示,为供儿童娱乐的滑梯的示意图,其中AB为斜面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长L的BC水平滑槽,与半径R=0.2m的圆弧CD相切;ED为地面.已知儿童在滑槽上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μ=0.5,在B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的运动速率不变,A点离地面的竖直高度AE为H=2 m.(取g=10 m/s2,sin370=0.6, cos370=0.8)试求:

(1)儿童在斜面滑槽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要求作出儿童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

(2)儿童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3)为了使儿童在娱乐时不会从C处平抛滑出,水平滑槽BC的长度L至少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
下一知识点 : 牛顿第三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第二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