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正确答案

(1)① 偏大

(2)无 粉红

(3)22.60

(4)0.200 0

(1)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不能立即注入NaOH溶液,应先用NaOH溶液润洗;否则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盐酸的浓度偏大。(2)酚酞试剂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当溶液呈弱碱性时,溶液呈粉红色。(4)取前两次所用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第三次误差较大,舍去),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c(酸)V(酸)=c(碱)V(碱),故c(酸)=c(碱)V(碱)/V(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体血液里Ca2离子的浓度一般采用mg/mL来表示。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

试回答:

(1)现需要80 mL 0.02 mol·L1标准KMnO4溶液来进行滴定,则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时, KMnO4溶液应用强酸酸化,本实验选择________作酸化剂。若选择HNO3酸化,则结果可能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草酸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4)滴定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mg/mL。

(5)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以AgNO3标准溶液测定Cl为例:

终点前:Ag+Cl=AgCl (白色)

终点时: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这是因为AgCl溶解度比Ag2CrO4更________的缘故。

正确答案

(1)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稀H2SO4 偏小

(2)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3)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1.2

(5)小

(1)硝酸本身具有强氧化性,若用硝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硝酸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时会使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减少,从而使所测结果偏小。(4)三组数据中,第二组数据为离群数据,舍去,另两组数据取平均值,由关系式:Ca2KMnO4,可得血液样品中Ca2离子的浓度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6)根据下列数据:

请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正确答案

(第(1)小题每格1分,其余每格各2分,共14分。)(1)红 ;无  (2)b

(3)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偏高 (4)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5)22.60 (6)0.1250 

试题分析:(1)碱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酸使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

(2)滴定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答案选b。

(3)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溶液润洗,否则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增加,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4)酸式滴定管必须用标准液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高。

(5)滴定管能准确读到0.1ml,则根据滴定管的构造可知,此时滴定管的读书应该是22.60ml。

(6)两次实验中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是25.40ml-0.50ml=24.90ml、29.10ml-4.00ml=25.10ml,所以消耗盐酸溶液的平均值是(24.90ml+25.10ml)÷2=25.00ml,所以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为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该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用0.1082mol/L 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列出求算待测盐酸溶液浓度的计算式(须含上表相关数据,不必计算结果)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酸碱中和滴定在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室温时,用0.250 mol/LNaOH溶液滴定25.0 mL的一元酸HR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一元酸H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2)图中x_____7(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滴定到a点时,溶液中c(OH)--c(HR)="____mol/L"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4)室温时,HR的电离常数=____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0.20mol/L (2)>    R+H2O HR+OH  (3)10-x    (4)5.0×10-6

试题分析:(1)由于酸碱恰好发生中和反应时:n(NaOH)=n(HR),所以20ml×0.250 mol/L="25.0" mL×C(HR) mol/L,解得C(HR)= 0.20mol/L.(2)反应开始时C(H+)=10-3mol/L+H2O HR+OH,所以图中X>7,,溶液显碱性。(3)恰好中和时PH=X。C(H+)=10-Xmol/L,则C(OH-)(总)=KW÷C(H+)=10-14÷10-X=10(X-14)

C(OH-)(总)=C(OH-)(水电离)+C(OH-)(水解)=C(H+)+C(HR),所以C(OH-)(总) --C(HR) =C(H+)=10-Xmol/L。

(4)室温时,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RH++R-,电离常数Ka={C(H+)·C(R-)}÷C(HR)={10-3 mol/L×10-3 mol/L}÷{0.20mol/L-10-3 mol/L }=5.0×10-6 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的数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a________1×10-14(填“>”、“<”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时,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________。

(3)在t2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则a∶b=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 (2)1 000∶1 (3)碱 9∶11

(2)c(Na)==1.0×10-4 mol·L-1,而25 ℃时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7 mol·L-1,所以c(Na)∶c(OH)=(1.0×

10-4)∶(1.0×10-7)=1 000∶1。(3)t2温度下,pH=6的溶液呈中性,则pH=7的溶液显碱性。若所得混合液pH=2,即酸过量,c(H)==1×10-2 mol·L-1,则a∶b=9∶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式铁夹) ②锥形瓶 ③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④烧杯(若干) ⑤玻璃棒 ⑥胶头滴管 ⑦天平(含砝码) ⑧滤纸 ⑨量筒 ⑩过滤漏斗;

下列药品:

根据所做过的学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时,应选用的上述仪器是                        (填编号)。

(2)配制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3)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乏的试剂是                            

(4)进行中和滴定时,绝不可用将要盛的溶液事先润洗的仪器是下列的     (填编号)。

甲.酸式滴定管 乙.碱式滴定管  丙.25 mL量筒  丁.锥形瓶

(5)某同学用一份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对滴定的结果有什么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_____________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_____________

③读酸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_______

④滴定到终点附近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壁上沾的溶液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④⑤⑧⑩。(2)250ml的容量瓶。 

(3)酸碱指示剂(酚酞或甲基橙)。

(4)丁(5)①偏大②偏大③偏小④无影响

试题分析:(1)过滤需要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各式铁夹)、烧杯、玻璃棒、滤纸、过滤漏斗。

(2)配制25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250mL容量瓶。

(3)还确少判断滴定终点的试剂—酸碱指示剂。

(4)如果润洗锥形瓶,会使锥形瓶内所取溶液增多,造成误差。

(5)①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会使标准盐酸的浓度变小,造成滴定结果偏大。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说明标准盐酸体积测量值大于实际值,结果偏大。

③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标准液的测量值变小,结果偏小。

④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壁上沾的溶液,不影响标准盐酸的用量,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_,溶液中c(H)_____c(OH)(填“>”、“=”或“<”)。

(2)若溶液中c(Na)>c(OH)>c(CH3COO)>c(H),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则该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__________c(CH3COOH),混合前碱中c(OH)和酸中c(H)的关系c(OH)__________c(H)(填“>”,“=”或“<”)。

正确答案

(8分)(1)CH3COONa (1分);  < (1分);

(2)NaOH和CH3COONa(2分);  CH3COOH和CH3COONa(2分),

(3)<  > (各1分)

试题分析:(1)若溶液中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只能是CH3COONa,溶液中c(H) < c(OH)。

(2)根据浓度大小顺序c(Na)>c(OH)>c(CH3COO)>c(H)可以得出溶液呈碱性,c(OH-)>c(CH3COO-),应为CH3COONa与NaOH的混合物。根据浓度大小顺序c(CH3COO)>c(Na)>c(H)>c(OH),溶液呈碱性,可能为CH3COONa溶液,也可能为CH3COONa与CH3COOH的混合物。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C(CH3COO-)=c(Na+),由于醋酸为弱酸,则混合前c(CH3COOH)>c(NaOH)。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问题,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根据溶液离子浓度的关系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等知识解答,另外本题还考查等电子体知识,注意把握题给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6分)已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的 PH =" 14," 现取 100mL该混合溶液, 加入100mL0.4mol/LH2SO4溶液时生成的沉淀已达最多(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计算回答下列问题:(无计算过程不得分)

(1)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为多少?

正确答案

(1)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

Ba(OH)2+H2SO4=BaSO4↓+2H2O

由于硫酸的体积也是100ml

所以氢氧化钡的浓度和硫酸的浓度相同

即c[Ba(OH)2]=0.4mol/L

100ml氢氧化钡中OH的物质的量是0.08mol

所以氢氧化钠中OH的物质的量是0.1mol-0.08mol=0.02mol

因此c(NaOH)="0.2mol/L"

(2)此时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所以OH的浓度是0.02mol÷0.2L=0.1mol/L

则氢离子浓度是1×1013mol/L

即pH=13

考查pH的有关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请计算:

(1)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Na+和CO32— 的物质的量浓度

正确答案

(1)碳酸钠的摩尔质量是106g/mol,所以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2)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钠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8mol/L,CO32— 的物质的量浓度0.4mol/L。

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在进行这种类型的计算时,需要牢记以n为中心的有关的关系式。

下一知识点 : 盐类的水解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