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铁盐的物理性质
- 共353题
削过皮的苹果过一段时间后颜色就会由白色变为褐色,食品科学上称为“褐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不同文献解释不同。
I、《化学教学》:苹果中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而变色。
II、《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苹果中的酚类物质在苹果中的氧化酶催化下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生成有色物质。已知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颜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1)为探究苹果“褐变”是否为I的原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刚削皮的苹果立刻滴上2~3滴A溶液,继而再滴上几滴氯水。
②在“褐变”后的苹果滴上2~3滴A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A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若I的解释正确,写出①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应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说明观点I的解释是错误的。
(2)为探究苹果“褐变”是否为II的原因,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表中填写实验①②探究目的和结论。
正确答案
(1) KSCN;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①滴加A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水,变红色;②变红色
(2)①探究目的:探究空气中的O2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结论:“褐变”是苹果中的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物质。(或没有空气O2的参与,苹果不发生“褐变”。)
②探究目的:探究氧化酶对苹果“褐变”的影响。
结论:经加热或稀盐酸浸泡,酶变性而失去催化能力,没有氧化酶的催化,苹果不发生“褐变”。(或苹果发生“褐变”,必须在氧化酶的催化下才能发生。)
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 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
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合作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材料: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硫氰化钾溶液、开水
(1)探究1:
(2)探究2:查阅文献:
Ⅰ.苹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苹果褐变是氧气、酚类、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生成了醌类物质的缘故。苹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
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进行如下实验验证。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3)问题与讨论:
①0.1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的pH相近,亚硫酸钠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褐变会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口感,试举出家中防止削皮苹果褐变的两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硫氰化钾或KSCN;无红色出现
(2)氧气;酚氧化酶的活性(合理答案均可)
(3)①亚硫酸钠的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2SO32-+O2==2SO42-②放入冰箱冷藏;用保鲜膜包裹(或泡在盐水里等合理答案均可)
铁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又已知:氧化性Cl2>Fe3+>(SCN)2.“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1)试剂1是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2后溶液中颜色由淡黄色转变为淡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猜想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Fe3+被还原为Fe2+,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认为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用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认为不合理请提出你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若你认为合理,该空不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稀盐酸;KSCN溶液;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2)少量的Fe2+转化为Fe3+,加入KSCN后显红色
(3)不合理;我的猜想是Fe(SCN)3中的SCN-被过量氯水氧化;设计的实验为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仍不变红色(或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
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即当足量Cl2与铁反应时则生成FeCl3,当少量Cl2与足量铁反应时则生成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1)制取Cl2。下列装置能用来制备、收集干燥纯净Cl2的有__________(填代号)。
制备反应产物。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l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 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
(2)探究过程如下:①提出假设:A是FeCl3,B是FeCl2。
②设计实验方案:分别取A、B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③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应用: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①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①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并标出正、负极。
(4)实验室中使用的FeCl3药品的含量通常可用碘量法测定。主要过程为:称取mg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 稀盐酸,再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 入几滴淀粉溶液后,再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V mL。(已知:I2+2S2O32-=
2I-+S4O6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②溶液变红色;FeCl2;③2Fe+3Cl22FeCl2 (3)①2Fe3++Cu =2Fe2++Cu2+
②
(4)①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②162.5Vc/m%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 H2SO4、3% H2O2、6 mol/L HNO3、0.0l mol/L1KMnO4、NaOH 稀溶液、0.1 moI/LKI、20%KSCN、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正确答案
(1)不合理。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硝酸会氧化催化剂中可能存在的二价铁,所以从实验结果只能判断样品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三价铁而不能确定样品中铁元素的价态。
(2)①催化剂中铁元素全部为+3价;催化剂中铁元素全部为+2价;催化剂中铁元素同时存在+2与+3价
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