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人员应当回避的是()。

A.父亲是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女儿是市检察院检察员
B.丈夫是副检察长,其妻子妹妹的女儿是同一检察院的检委会委员
C.丈夫、妻子都在刑检厅,丈夫是检察员,妻子是书记员
D.同胞兄弟在同一检察院,哥哥是副检察长,弟弟是助理检察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检察人员的回避问题,见《检察官法》第19条规定的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护。

A.1m及1m
B.1.5m及1.5m
C.2m及2m
D.2.5m及2.5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6岁。春节乘长途汽车回家途中,突然感觉心前区发闷,呼吸困难,出汗,觉得自己就要不行了,不能自控,要发疯,为此感到紧张,害怕,立即被送到医院急诊,未经特殊处理,半小时后症状消失,体格检查正常, 该患者长期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帕罗西汀

B氨茶碱

C普萘洛尔

D苯乙肼

E地西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突然出现强烈的惊恐体验,但发作间歇期基本I.E常,应诊断为惊恐发作。因患者有心前区发闷、呼吸困难等心绞痛发作症状,故应首先做ECG排除心脏疾病。SSRIs类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故首选帕罗西汀。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关于罂粟壳使用管理要求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有

A处方须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

B须使用麻醉药专用处方方可调剂

C成人一次正常用量为每天3~6g

D每张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

E须与群药一起调配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罂粟壳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药处方方可调配,应于群药中,且与群药一起调配,不得单方发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由宋代官府颁行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太平圣惠方》

D《千金翼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要方书典籍的掌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颁行,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E.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F.用α粒子轰击铍核(Be),可以得到碳核(C)和质子G.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H.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正确答案

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比β射线要弱

C若能测出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就能根据ΔE=Δmc2计算出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D一个氘核(H)与一个氚核(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He)的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的裂变反应。在众多的裂变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方程为,其中X为某种粒子,a为X的个数,则

AX为中子,a=2

BX为中子,a=3

CX为质子,a=2

DX为质子,a=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氘核质量为m1,一个氚核质量为m2,它们结合成一个质量为m3的氦核.核反应方程如下:在这一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ΔE.已知光速为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X是质子

BX是正电子

CX的质量为m1+m2-m3

DX的质量为m1+m2-m3-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使两个氘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温度很高时,由氘原子构成的物质将变为等离子体,已知等离子体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为,式中为波尔兹曼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为为静电力常量,r为核之间的距离,则使氘核发生聚变的温度至少应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