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 共1481题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必须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必须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滴定管在盛放标准液之前,为了避免滴定管中的少量蒸馏水将标准液稀释,应该先用标准液润洗,再盛放标准液,故B错误;
C.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可使冷凝管充满冷水而进行充分冷却,故C错误;
D.容量瓶不能够用于溶解和稀释溶质,所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需要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够在容量瓶中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
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Ag+,故C错误;
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2015春•米易县校级月考)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滴加到沸水中制备胶体,故A错误;
B.CO2通入水玻璃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酸性为碳酸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C>Si,故B正确;
C.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来除杂,故C错误;
D.淀粉与稀H2SO4共热,发生水解反应,但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仪器的使用、实验药品选择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碘水的萃取剂,而苯、四氯化碳都是重要有机溶剂,都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A错误;
B.浓硫酸不挥发,不能检验氨气,而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故B错误;
C.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
D.Fe与醋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SO2通入溴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故错误;
②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可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故正确;
③铝条和镁条投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中,活泼金属反应速率快,则可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故正确;
④AlCl3溶液中电解质发生电离,存在自由移动离子可导电,而AlCl3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钠性质较活泼,能和醇中羟基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故A错误;
B.Cu性质较不活泼,能被强氧化剂氧化,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说明铜被硝酸氧化,则硝酸体现强氧化性,故B正确;
C.硫酸铜和硫化氢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硫酸,硫酸是强电解质、氢硫酸是弱电解质,所以硫酸酸性大于氢硫酸,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铝与二氧化碳、水不反应,则若为NaAlO2的溶液,溶液变浑浊后不会消失,则可能为石灰水,故A错误;
B.亚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则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加盐酸后液变为血红色,故B正确;
C.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应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故C错误;
D.1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碱不足,检验-CHO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实验失败,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碱石灰与氯气反应,则图中装置不能干燥氯气,故A错误;
B.乙醇与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应利用蒸馏,故B错误;
C.闻气体应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氧气不溶于水,不能进行喷泉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2016•广东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故A错误;
B.碳酸钡和硫酸钡都是白色沉淀,可能发生转化,故B错误;
C.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沉淀,说明Fe2+被H2O2氧化为Fe3+,故C正确;
D.碘单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不可能全部溶于庚烷中,故D错误.
故选C.
(2015秋•晋江市校级期中)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洗气装置中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所以该装置不符合洗气装置特点,故A错误;
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强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B错误;
C.打开导管时长颈漏斗中的液体流出,浸没石灰石,发生反应,关闭时,气压增大,液面和石灰石分离,反应停止,故C正确;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且浓硫酸的稀释时,是浓硫酸倒入水中不是水倒入浓硫酸中,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