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科学技术
- 共45题
37.计时——记时——纪史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
(1) 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º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正确答案
(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
(2)阶段和理由:(示例)
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历史条件:
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
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示例1:
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下列各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
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
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迁移知识能力。科技发展与社会思想解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文艺复兴,将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前进的步伐。而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理性地思考问题,这必然与宗教改革发生联系,而宗教改革运动对解放人们思想的禁锢成效是显著的。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选项B牛顿的发现使人类“彻底”摆脱神学的影响,说法太绝对。故选A。
考查方向
近代科技成就和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牛顿力学体系
解题思路
从材料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
易错点
不能准确获取材料信息;不能迁移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
对所学知识要学会对比归纳。
知识点
35.弗洛伊德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就是说,“过去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观察材料可得,所述两个事件分别为地心说的被推翻,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这两个事件都对之前教会统治下的思想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及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故选择最优答案,A选项。
考查方向
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题思路
通读材料,了解材料中所述科学事件是什么,从而排除错误,选择最优选项。
易错点
B、D选项说法正确,具有一定迷惑性。
知识点
10.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的平衡”。“地上的平衡”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这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7世纪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提出、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C项说法正确;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A项说法错误;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859年(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B项说法可以排除;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实在20世纪初,D项说法可以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旨在考查分析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时间节点采取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不仔细分析材料,容易错选B项。
知识点
11.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体现的科学对民主思想的影响,不能体现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故A项错误;
科学能推动民主思想发展,但思想发展是由政治经济状况决定,“唯一”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
从“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可知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也可发展民主思想,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的内容,故D项错误。
知识点
16.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