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共985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大庆油气储量巨大,地热、湿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原辽阔,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大庆油田热电厂始建于1989年,担负着为附近地区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供电、供热的任务。厂区地质条件稳定,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威胁。
材料二:大庆市城区分布图和大庆多年平均风向玫瑰图
(1)试评价图中油田热电厂的区位条件。(10分)
(2)目前大庆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大庆经济结构如何转型,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分)
正确答案
(1)优点: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接近市场;地质条件稳定;不受洪水威胁(任答四点得8分)
缺点:热电厂排放的废气会对市区产生大气污染(2分)
(2)①延长石油生产链,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增加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④加快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6分)
试题分析:
(1)大庆位于松嫩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附近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依托大庆市,接近市场,附近有湖泊作为泄洪区,不受洪水威胁,临近大庆油田,能源资源充足,有利于油田热电厂的发展,而热电厂燃烧石油排放的废气会对市区产生大气污染。
(2)石油是一种矿产资源,属于不过可再生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延长石油生产链,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利用率,增加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庆周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可以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经济收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我国人口的增长图。
材料2: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1)根据材料1说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2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2)原因:①社会稳定;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人口基数大等。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使人口环境压力迅速上升,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不均匀。
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西部优越,所以人口密度较西部大。
(14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新西兰及周边海域等高(深)线地形图
材料二:下表为新西兰两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新西兰南岛、北岛山地多且地形破碎的原因。(8分)
(2)比较分析①②两地降水总量的差异。(6分)
正确答案
(1)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交界处,挤压碰撞,形成山地,且多火山地震,形成断裂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使地表趋于更加破碎(共8分)
(2)②地降水总量多于①地。原因:②地终年受西风影响,西风控制时间长于①地,降水多;②地地形起伏较①地大,湿润西风受地形抬升强烈,降水多。(6分)
试题分析:
由图中的“断裂带、地热区、活火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确定这里处于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山地;多火山地震,形成断裂带,本来就使地表破碎,加上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使地表更加趋于破碎。
由表可知,②地降水总量多于①地。②地在南纬40°以南,全年受西风影响,①地在南纬40°以北,①地受西风影响的时间要短于②地;②地正好位于西风迎风坡(南岛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正好与西北风垂直),多地形雨,①地没有这样的降雨条件。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约在________开始明显上升,这
两条曲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开始下降的大约时间是________,该曲线与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条曲线表示年代的顺延,可反映出人口容量的_________________性。
(4)影响A、B、C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消费水平的提高
B、人口数量的减少
C、科技水平的发展
D、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改变
正确答案
(1)1950年前后;同步增长(或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2)1900年后(或20世纪初);世界可耕地总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递减
(3)相对
(4)C
(15分)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鄱阳湖的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等组成。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南昌的春雨比重比夏雨比重 ,主要原因是夏季受 控制降水较少。(2分)
(2)图中P地地形类型是 ,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 (3分)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4分)
(4)图示区域东北部地区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可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分析由此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大,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
(2)山地,林业,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3分)
(3)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易出现低温冻害;7、8月的伏旱天气等。(任写两点, 4分)
(4)有色金属冶炼(炼铜工业);(2分)
影响:采矿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酸性气体排放量大,污染环境。(2分)
措施:合理开矿,保护植被,及时回填;提高科技与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2分)(共6分)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我国雨带的推移知识。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与之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副高脊线位置的季节变化(三进二退)与我国东部雨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南昌春季受雨带影响,降水多。而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少。
(2)P地海拔在500m以上,属于山地。山区坡度大,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适合发展林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3)气候要素主要通过热量、降水量、光照、昼夜温差等影响农业。由图中看出,南昌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冬、春季节气温低,可能会有冻害。七八月份降水少,但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出现伏旱天气。
(4)该区域铜矿资源丰富,并且有小水电,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开矿过程中会破坏山体和植被,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且冶炼过程中排出酸性气体,可能会带来酸雨等危害。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当地发展过程中注意开矿要适度适当,提高科学投入以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