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图8、图9和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 概括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分)

(2) 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图8中3、4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3)描述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8分)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位选择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

(1) 月平均气温高低与月平均气压值大致上成反比(2分),气压值的高低与月平均降水量大致上成反比(2分),月平均气温高低与月平均降水量大致上成正比(2分) (2)1、2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4分,因果各2分);3、4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较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4分,因果各2分)    (3) 轻纺工业产值比重下降(2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上升(2分);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2分),对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2分)。    (4) 位于郊区,地势较低,对市区固体垃圾污染、水污染较小(2分);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2分)。位于冬季盛行风上风向,对市区、高新区大气污染较重。(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上海市略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A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布局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根据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宝钢布局的合理性。

(4)图中D、E是近郊区,该处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等。在此发展农业生产农民主要考虑________及________的变化。

(5)港区和保税库区,以及大型火电厂和石化厂宜选建在上海市哪一位置,请在图上用F标出其位置,并说明理由。

(6)上海港是位于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________港,也可以作________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江分布。上海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港口建设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污染轻

(2)石化厂属于严重污染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而B处远离市区,并处于两个盛行风向的垂直

(3)接近消费市场;处于长江口,接近水源;处于市郊,用地条件好;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社会协作条件好;接近深水港,交通便利;远离市区,处于河流下游,两个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对上海市区环境污染少

(4)市场区位 需求量 蔬菜、花卉等园艺业、奶牛业、家禽饲养业

(5)F应标注在黄浦江下游和长江口交界处,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

理由:该处接近深水港,交通方便;处于河流下游,两个盛行风向垂直方向上

(6)海 河 黄浦 地势平坦开阔,坡度极缓

有利于港口设备、建筑和仓储的平面布局,但由于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流速慢,航道容易淤塞

有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腹地 上海市为依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斑马、瞪羚种群在这片土地上迁徙。甲国经济落后,人口约4千万,咖啡是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项目。

(1)描述该区域火山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区域成为世界野生动物最大迁徙地的原因。(5分)

(3)分析甲国咖啡大量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5分)

(4)评价甲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主要分布在断裂带两侧。(2分)

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张裂)地带(2分).地壳运动活跃(不稳定,2分),多火山。

(2)草原面积广阔(1分).野生动物丰富、种群庞大(1分);干湿季分明(1分),水草条件季节差异大(1分);跨南北半球分布,南北半球干湿季相反(1分),动物迁徙于两个半球可获得充足的水草保障。

(3)咖啡产量大、质量好(1分);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1分);国际市场对咖啡需求大(1分);临海,海运便利(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

(4)有利:太阳能丰富;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地价低。(任选2点,每点2分,共4分.)[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市场需求少;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广。   

(任选2点,每点1分,共2分.)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区域火山主要分布在断裂带两侧。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处板块交界的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层断裂,导致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导致该地多火山活动。

(2)读图,赤道从该区域中部穿过,但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水草条件季节差异大。该地跨南北半球分布,南北半球干湿季相反,动物迁徙于两个半球可获得充足的水草保障。该地热带草原面积广阔,野生动物丰富、种群庞大。所以成了世界野生动物最大迁徙地。

(3)甲国的地形气候适宜咖啡生长,是自然条件。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该国咖啡产量大、质量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国际市场对咖啡需求大,市场广阔。该国临海,海运便利,出口方便。有国家政策支持。

(4)该国位于热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太阳能丰富。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属于新能源。该国经济水平低,地价低,能够提供大面积土地建设太阳能电站。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该国经济水平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市场需求少。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广,一次性投资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并确定全线建设总工期约5年。读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2)沪宁杭地区与京津唐地区相比,工业发展条件的主要优势是______,劣势是_____。

(3)沪宁杭地区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带)之一,

其主要的推动力是_________。在沪宁杭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4)京沪高速铁路将实现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该铁路在运营中可能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自然灾害。

(5)简述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1)D          (2)水资源充足      矿产、能源短缺

(3)工业化   上海 

(4)大风 雨雪 洪水 地震 

(5)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对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局面、形成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沪高铁是我国又一条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向大动脉,该地人多地少,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节约土地资源。京沪高速铁路北是京津唐地区,南是沪宁杭地区,沪宁杭地区优于京津唐的是位置优越,水资源充足;劣势表现为矿产、能源短缺。改革开放后,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城市的城市群。京沪高速铁路自北向南国华北平原,江淮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可遇到地震、大风、雨雪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大大缓解南北向铁路长期运输紧张局面,形成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艾尔湖为世界上著名的时令湖,面积为0—9500平方公里。艾尔湖的湖水主要来自河水及雨水。它的面积变化很大,降雨量较大时,面积可达8200平方公里。降水较少时便出现干涸。图为某国部分区域概况图。

(1)对比A、B两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艾尔湖形成时令湖的原因。(8分)

(3)说明大分水岭对甲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特点:相同点:降水具有明显季节变化(2分);  不同点:A地降水总量少于B地(2分);  A地冬季多雨,B地夏季多雨(2分)。

原因:A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2分)。   B地由于受海陆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少雨(2分);    B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2分),    受沿岸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多(2分)。

(2)艾尔湖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2分)。   在干旱季节,当河流从山地向西南流时,因蒸发和渗漏损失很大,在下游断流(2分);  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湖水大量蒸发,常常会干涸(2分)。  而降雨量较大时,受降水和河流补给,湖盆蓄水,因而形成时令湖(2分)。

(3)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东侧水汽,使得甲地降水较少,农业生产水源不足(2分)。    

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引河水灌溉,抽取地下水)(任答1个要点,2分); 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研发、推广节水技术)(任答1个要点,2分)。

A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少、全年降水也偏少,是冬季受西风影响的结果;B地夏季降水多,全年降水很多,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东南风迎风坡地形雨多所致。艾尔湖主要水源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降水较少;向西流经地区降水更少,所以沿途蒸发、渗漏后水量严重不足,形成了时令湖。甲地水源也来自于大分水岭地区,东侧降水更多,西侧降水不足;而甲地是澳大利亚农业最为发达的混合农业区,需水量最多,可以从大分水岭东侧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及抽取地下水等。

下一知识点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自然增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