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共985题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___(3分)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3分)
(4)请根据“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画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柱状图。(2分)
正确答案
(1)人口基数大 印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3分)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2分)
(3)人口老龄化(1分) 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措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合理即可,答对两点可得4分)
(4)略。(2分)
试题分析:(1)中印两国为世界人口第一、第二的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故人口年净增长量大。直接根据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即可比较。由于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人口增长量大于中国。(2)“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反映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3)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即将突破7%,反映了我国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措施应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公民敬老爱老的意识分析。(4)直接根据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画图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数量净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总量和人口自然增长;并能结合中国和印度人口增长过程中的不同人口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分析,注意结合我国的人口实际分析。
读甲图“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和乙图“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_,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甲图中哪个阶段可能会出现该问题__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 政策,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入__________________ 。
(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正确答案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2)③;第四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计划生育;现代型
(4)A
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回答:
(1)图中ABCD 四点分别表示中国、巴西、美国、坦桑尼亚(非洲)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 ;B ;C ;D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特点:人口出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 。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坦桑尼亚 ;中国;巴西 ;美国
(2)出生率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3)经济因素
(4)低;计划生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该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小题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有________。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小题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小题1:省区:沪、苏、津、粤。
原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小题1: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
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信息可知,沪、苏、津、粤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进入老龄化。老龄化产生的原因从新生人口比重低,生活质量高,医疗卫生水平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延等方面分析。
小题1:从东,中,西人口柱状图看分布不均,东部人口越来越多,西部人口越来越少。导致人口流动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越发达,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多等。
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1:该图是“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2: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00年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
(2)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正确答案
(1)30%
(2)很少 人口总数多
(3)C
(1)读“中国人口增长图”可知,1998年我国总人口是12.5亿,而乡村人口大约是8.8亿左右,估算城市人口数约为3.7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是3.7÷12.5×100%≈30%。
(2)我国虽然各种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总数多),导致我国的人均占有量少。
(3)为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模式应该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根据图中显示符合的只有C,D的增长模式中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会出现负增长,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才有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