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共985题
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右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___,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4分)
(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_______国相近。(2分)
(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容易出现______现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8分)
(4)B国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7‰(6‰~8‰) ,现代型 (4分)
(2) A (2分)
(3)C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缺乏,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8分)
(4)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大;人口素质较低;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 (2分,答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1)直接读图,A国的人口出生率约15‰,人口死亡率约8‰,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即可。据此判断该国的人口增长应符合“低-低-低”模式。(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低于10‰,且人口增长模式接近“低-低-低”模式,故与A国最接近。(3)根据四国的人口“三率”特征判断,C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低-低-低”模式,且人口增长率接近0,故判断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但人均寿命较长,故容易出现老龄化现象,进而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家庭养老压力较大。(4)根据图示B国的人口三率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环境、就业等造成压力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训练。掌握利用人口自然增长“三率”的基本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并能结合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进而判断不同的人口增长特征引起的社会问题。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决定,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0时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下面甲图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统计图,乙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2010—2050年数据为预测值)。
小题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小题2:结合材料二中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中1950-2050年中国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确答案
小题1:B
小题1: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偏年轻;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低。
小题1:2030;
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负面影响: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等。
考查人口问题。
小题1:注意题干要求“年龄性别结构”,①并没有说到年龄性别结构,不选;从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看,人口老龄化现象还不是很严重,②不选。
小题1:根据图甲看出,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由5亿增长到13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超过60%以上。
小题1:两条折线在2030年相交,之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使得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寿命大大延长,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会增加社会负担,导致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_ __ ,城市人口数量呈 ________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_________ 过程。(3分)
(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 _ ___城和 _____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2分)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 。(1分)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______ (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 。(2分)
正确答案
(1)扩大 增长(上升) 城市化
(2)卫星 新
(3)C
(4)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任答两点即可)
(5)高 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
试题分析:
(1)读图比较,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呈增长或上升趋势。反映了 城市化过程。
(2)根据图例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卫星城和新区。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外来打工人员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城市发展快,增加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老龄人口比例不会上升,A错。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比重下降,B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密度增加,D错。
(4)在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城市形成。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因为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属于城市热岛效应。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其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降低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2)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3)年龄中位数将会变大。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低龄人口数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人口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
(1)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总量仍在逐年增长。
(2)受经济、就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
(3)随着经济发展,人的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增多,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少年儿童比重降低,因而年龄中位数会变大。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图9),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0.6
3.1
中国
1.71
0.66
1.05
(1)图9中斜线部分表示 ,其计算方法是 。
(2)图9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 (填字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3)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 、 、 (填字母)阶段。由
于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 模式。
正确答案
(1)自然增长率(1分) 出生率—死亡率(1分)
(2)A、E(1分) A阶段自然增长率低是由于死亡率高造成的;E阶段自然增长率低是
由于出生率低造成的(2分)
(3)E(1分) C(1分) D(1分) 计划生育(1分) 现代(1分)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阴影部分表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之差,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2)A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E阶段的人口增长特
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韩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自然增长率最低;尼加拉瓜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
低—高”模式;中国的人口增长由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
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目前已接近现代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