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平法令》和“十四点原则”都面向世界提出了新的国际关系原则

B“十四点原则”和《和平法令》的观点是针锋相对,毫无一致的

C《和平法令》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十四点原则”则相反

D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完全违背了“十四点原则”倡导的政治原则

正确答案

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为据。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6分)

(2)据材料二,简评《非战公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正确答案

(1)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出重大调整;谴责战争行为,缺乏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为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试题分析:(1)根据设问特点,本题完全依据材料作答。材料一包括两段话,概括每一段话的中心,及得出主要内容。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何解决国际纠纷的问题,其态度明显为斥责战争,废弃战争政策。第二段话中则主张用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2)从《非战公约》的内容来看,谴责了战争行为,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但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说明该公约缺乏强制力,不能有效地制约战争。“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为据”说明为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 第1条 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第2条 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公约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签订的背景是什么?(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历史文献的签订有何重要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1)文献:《洛迦诺公约》。背景:鲁尔危机后,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意图与德国改善关系,德国政府以此积极响应。

(2)公约保证德国与邻国的边界现状,对改善法德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公约使法国受到削弱,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为其恢复政治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洛迦诺公约》,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文献”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落款来判断;“签订的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要注意从法、德两个方面进行思考。第(2)问,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进行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同时还要适当结合所学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

④国联无力干涉。

——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

(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

(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正确答案

(1)①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

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

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1)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抗战初期的国际形势。当时苏联主要是以防备德国的入侵,美国是中立政策,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并且英法控制了国联。根据各国的当时的政策分析与中国有关的国际形势。(2)英法美等国的政策对日本的侵略实际上起到了纵容的作用,日本侵华更加有恃无恐,加大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压力。

【考点定位】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抗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下一知识点 : 《非战公约》的签订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