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技术
- 共600题
关于确定可靠度指标,正确的说法是( )。
A.可根据对正常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结构进行可靠分析
B.考虑使用经验和经济因素
C.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应根据结构构件的破坏类型和安全等级确定
D.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应根据结构构件的特点和工程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而言,下列工程中,属于分部工程的是( )。
A.砌体工程
B.幕墙工程
C.钢筋工程
D.电梯工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
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中,为了满足可靠度的要求,对安全等级不同的建筑结构,采用( )进行调整。
A.材料分项系数
B.荷载分项系数
C.重要性系数
D.可靠度指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中,为了满足可靠度的要求,对安全等级不同的建筑结构,采用重要性系数进行调整;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计算结构内力时,对荷载标准值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后得到荷载设计值;材料的分项系数是在计算结构的抗力时,将材料的标准值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后得到材料的设计值。
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关于结构整体性等级的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检查项目均不低于Bu级,则可按占多数的等级确定
B.若仅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Bu级
C.若不止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Cu级
D.若三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Du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BCD显然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从设计角度出发,建筑物结构的功能指建筑结构必须满足()的要求。
A.美观
B.安全性
C.适用性
D.耐久性
E.坚固耐用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结构功能的三个要求: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安全性是指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时间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适用性是指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是指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施工质量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 )等方面。
A.适用性
B.安全性
C.持久性
D.可塑性
E.经济性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施工质量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即指工程满足业主(顾客)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包括在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综合。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根据《混凝土规范》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可靠指标β,应分别为下列哪一组数值?()
A.安全等级为一级时,均为4.2
B.安全等级为一级时,均为3.7
C.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受弯3.2,受剪3.7
D.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受弯3.7,受剪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受弯为延性破坏故可靠指标要求低,而受剪为脆性破坏可靠指标要求高,因此正确答案应当是C,而A、B、D都是错误的。
[点评] (1)钢筋混凝土梁受弯一般均按适筋梁进行设计,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当荷载继续增大,钢筋应变也继续增大,中和轴位置上升导致混凝土受压区面积缩小,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发生破坏,这种破坏形态称为延性破坏。
(2)无腹筋简支梁的剪切破坏形态随剪跨比而具有下列几种:
①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时,这种破坏是压区混凝土在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主拉应力破坏,破坏面整齐。
②剪压破坏:剪跨比为中等时,这种破坏是由于荷载作用面的压区混凝土在正应力和剪应力和荷载直接产生的局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主压应力破坏。
③斜压破坏:小剪跨比时,集中荷载和支座反力之间的混凝土犹如一个斜向的短柱,斜裂缝从底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破坏时斜裂缝多而密,梁腹部破坏类似于短柱压毁。
总的来说,不同剪跨比的无腹筋梁的破坏形态和承载力虽有不同,但达到峰值荷载时跨中挠度都不大,且破坏后荷载都是很快下降,表明他们均属于脆性破坏。
配置箍筋是提高梁受剪承载力和延性的有效方法。
(3)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表3.0.11,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β,当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延性破坏为3.2,脆性破坏为3.7。设计人员应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规范公式应有的可靠指标最小值有所了解。
(三)
[背景资料]
某高层办公大楼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共为32层建筑,三层以下为劲性混凝土结构,顶层局部为网架结构。施工内容包括结构工程,二次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和室外工程施工等,合同采用固定价格合同。2007年3月1日开工,2008年4月28日完工。
在其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1)投标书及附件中的某项价格和工程预算书中的价格不符,施工单位认为应该以预算书中的价格为优先解释,而建设单位认为应以投标书及附件中的价格定价,双方发生争议。
(2)工程期间,钢筋的价格突然由原来的2700元/t,上涨到了3500元/t,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要求,请求补偿。
(3)2008年1月1日,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因为节日关系,拖延了到货时间,导致工程总进度延误了4天。最后施工单位在结算时候提出了工期索赔。
(4)施工期间发生了突发性特大暴雨导致施工单位机械损坏价值30万元,窝工费用3万元,修复损坏的现场临时道路和其他临时建筑费用5万元,工程师要求留守现场的保卫人员和管理人员费用1万元。工期延误5天。
(5)工程竣工后,并经过发包人验收合格。在保修期内发现部分劳务分包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经济损失1万元,发包人向劳务分包提出索赔,劳务分包人不予确认。
事件(5)中,劳务分包人的做法是否正确发包人应该如何
正确答案
劳务分包人做法正确,因为全部工程竣工(包括劳务分包人完成工作在内)经发包人验收合格,劳务分包人对其分包的劳务作业的施工质量不在承担责任,在质量保修期内的质量保修责任由工程承包人承担。
解析
暂无解析
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关于结构整体性等级的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检查项目均不低于Bu级,则可按占多数的等级确定
B.若仅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Bu级
C.若不止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Cu级
D.若三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Du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BCD显然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施工质量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适用性、( ),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 )等六个方面。
A.安全性;审美性
B.安全性,环境的协调性
C.环境的协调性;审美性
D.工程规模,工程选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施工质量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即指工程满足业主(顾客)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包括在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综合。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按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关于结构整体性等级的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四个检查项目均不低于Bu级,则可按占多数的等级确定
B.若仅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Bu级
C.若不止一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Cu级
D.若三个检查项目低于Bu级,则定为Du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BCD显然不符合《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B.地基抗震承载力取值不会小于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D.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2.4条。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B.地基抗震承载力取值不会小于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D.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2.4条
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可能是脆性破坏,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不宜小于()。
A.2.7
B.3.2
C.3.7
D.4.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3.0.11条, (C)正确。
(三)
[背景资料]
某高层办公大楼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共为32层建筑,三层以下为劲性混凝土结构,顶层局部为网架结构。施工内容包括结构工程,二次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和室外工程施工等,合同采用固定价格合同。2007年3月1日开工,2008年4月28日完工。
在其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1)投标书及附件中的某项价格和工程预算书中的价格不符,施工单位认为应该以预算书中的价格为优先解释,而建设单位认为应以投标书及附件中的价格定价,双方发生争议。
(2)工程期间,钢筋的价格突然由原来的2700元/t,上涨到了3500元/t,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要求,请求补偿。
(3)2008年1月1日,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因为节日关系,拖延了到货时间,导致工程总进度延误了4天。最后施工单位在结算时候提出了工期索赔。
(4)施工期间发生了突发性特大暴雨导致施工单位机械损坏价值30万元,窝工费用3万元,修复损坏的现场临时道路和其他临时建筑费用5万元,工程师要求留守现场的保卫人员和管理人员费用1万元。工期延误5天。
(5)工程竣工后,并经过发包人验收合格。在保修期内发现部分劳务分包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经济损失1万元,发包人向劳务分包提出索赔,劳务分包人不予确认。
事件(1)中,哪方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1建设单位正确,合同文件的优先解释顺序为:
(1)施工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施工合同专用条款;
(5)施工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施工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