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共178题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共17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

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

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

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

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

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5. 《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

① 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②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 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④ 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的,②项错误;③项不符合题意,故舍去,所以答案应选A。

知识点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2.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l55个民族自治地方。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决定对新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2)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是此次政策之一。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这一政策运用了宏观调控的哪个手段?该政策的实施对新疆尉难地区的企业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2)财政政策手段。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助于解决新疆困难地区企业的资金问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提高企业自身扩人生产规模、提升投术水平的实力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宏观调控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    )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2 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 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世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2)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15~16题。

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 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① 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②③正确。①④夸大了这项活动的意义。

知识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9.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