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仪器及其使用
- 共81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的最小值为0.1g,所以用托盘天平可以称量7.5gKCl固体,故A错误;B.稀硫酸中滴加Cu(NO3)2,Cu(NO3)2中的NO3-在硫酸中的H+作用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NO,从而干扰了氢气的制取,故B错误;C.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从而溶液充满尖嘴,排除气泡,故C正确;D.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生成氯化铁与碘单质与液溴,蒸干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氯化铁水解得到的HCl具有挥发性,此时得到氢氧化铁,然后灼烧得固体是Fe2O3,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的最小值为0.1g;B.稀硫酸中滴加Cu(NO3)2,Cu(NO3)2中的NO3-在硫酸中的H+作用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NO;C.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从而溶液充满尖嘴,排除气泡;D.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生成氯化铁与碘单质与液溴,蒸干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氯化铁水解得到的HCl具有挥发性,此时得到氢氧化铁,然后灼烧得固体是Fe2O3。
易错点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的最小值为0.1g,稀硫酸中滴加Cu(NO3)2,Cu(NO3)2中的NO3-在硫酸中的H+作用下具有强氧化性。
知识点
17.下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都可以用A、B装置用于收集,所以A正确。B.干燥CO2气流可用液体干燥剂如浓硫酸,采用洗气法的A装置,或采用固体干燥剂如硅胶或五氧化二磷用干燥管的E或F装置,所以B错误。C.C装置左边的广口瓶和右边的烧杯可吸收尾气并能防止液体倒吸的作用,E装置中干燥管中的球形部分可以装入液体,可起到液体倒吸的作用,所以C正确。D.G装置可达到干燥、混合并能大致通过观察H2和N2冒气泡的速率来判断体积比的目的,所以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由于NO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B.干燥CO2用液体干燥剂如浓硫酸,可以采用洗气法的A装置,或采用固体干燥剂如硅胶或五氧化二磷用干燥管的E或F装置。C.C装置左边的广口瓶和右边的烧杯可吸收尾气并能防止液体倒吸的作用,E装置中干燥管中的球形部分可以装入液体,可起到液体倒吸的作用。D.G装置可达到干燥、混合并能大致通过观察H2和N2冒气泡的速率来判断体积比的目的。
易错点
不了解Cl2的收集方法还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合成氨实验中,可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具体操作方法。
知识点
15.用下列装置(尾气处理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正确答案
解析
A醋酸会挥发直接与硅酸钠反应所以错误;B正确C盐酸易挥发产物会有杂质氯化钠;D电石中的杂质会产生还原性气体,同样使高锰酸钾褪色。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反应原理的选择和干扰因素是否排除两个角度考虑
易错点
需要考虑的因素必须全面才能答对
知识点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Na2S中的阴离子为S2-,Na2O2中的阴离子为O22-,都是一个离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又由于Na2S和Na2O2的摩尔质量相同,7.8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A项正确。B项二氯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11.2L并非0.5mol。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相同为CH2 ,28 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D项因不知道溶液的具体体积,无法计算,故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审题,掌握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计算。
易错点
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O22-,错将溶液体积当成1L计算。
知识点
12.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知识点
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8.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为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需从下图选择必要的装置,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接口字母表示)a— ,描述能验证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 ;
20.停止反应,待装置冷却后,取出反应过的铁粉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所得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
21.经检验上述滤液中不含Fe3+,这不能说明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
22.某同学利用上述滤液制取白色的Fe(OH)2沉淀,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①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了得到白色的Fe(OH)2沉淀,并尽可能使沉淀长时间保持白色,有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为正极,b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正确答案
Fe+4H2O(g) Fe3O4+4H2
解析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探究、铁离子检验、氢氧化亚铁制备以及电化学的应用。
解题思路
在高温下,铁粉和水蒸气反应,产物有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正确答案
a—f—g—b—c—h或a—f—g—c—b—h。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白色的无水CuSO4变成蓝色
解析
用A盛放铁粉,用B制取水蒸气,铁和水蒸气反应后有部分水蒸气剩余,所以a出来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洗气瓶中的导气管应该是长进短出,所以a连接f,f连接g,干燥后的氢气进入C装置,可以从b进入,也可以从c进入,所以g可以连接b或c,氧化铜和氢气反应有水蒸气生成,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c或b连接h,因此其排序为:afgbch 或afgcbh,当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则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生成的气体产物为氢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之前要干燥,根据氧化铜、无水硫酸铜颜色变化可以验证;
易错点
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发生装置→除杂→干燥→性质实验→尾气处理
正确答案
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析
Fe3+的检验用KSCN,即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探究、铁离子检验、氢氧化亚铁制备以及电化学的应用。
解题思路
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简单方法是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正确答案
2Fe3++Fe=2Fe2+
解析
固体产物含有四氧化三铁和未反应的铁,四氧化三铁和铁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而且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Fe2+导致滤液中检验不出Fe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以与稀硫酸发生反应Fe3O4+8H+=Fe2++2Fe3++4H2O,若铁粉过量,还可以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也可能不含有铁离子;
正确答案
①4Fe(OH)2+O2+2H2O═4Fe(OH)
②ABD
解析
①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
②欲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即利用生成的氢气从上到下排除溶液中的氧气,即B端是阴极,b是负极,阴极材料可以是铁也可以是其它能导电的材料,阴极方程式为:2H++2e-=H2↑,因为氢离子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亚铁离子结合成Fe(OH)2沉淀,金属Fe作阳极,阳极方程式为:Fe-2e-=Fe2+。因此选AB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探究、铁离子检验、氢氧化亚铁制备以及电化学的应用。
解题思路
①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接触空气时很快被氧化为氢氧化铁;
②要较长时间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白色沉淀,关键是怎样降低反应体系中氧气的量,利用生成的氢气赶净装置中的氧气,氢气应在B电极产生;
易错点
欲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即利用生成的氢气从上到下排除溶液中的氧气。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为测定某样品(含少量杂质)的纯度,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称取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
然后,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上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的的仪器是E和 _____(填字母);
(2)在方法一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法一测定得到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可不化
简);
(4)在方法二中,是否需要加入指示剂 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
(5)在方法二中达到滴定终点读取数据时,俯视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下列实验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列定量仪器读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