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35岁,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高三尖杉酯碱化疗。静脉滴注该药物时的最佳滴数是低于

A70滴/分钟

B40滴/分钟

C50滴/分钟

D60滴/分钟

E20滴/分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输液速度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进行调节,一般成人40~60滴/分,高三尖衫脂碱为抗肿瘤药。输入速度宜慢,应为40滴/分。选B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要保护静脉,其原因主要是

A避免出血

B避免败血症

C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D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E避免静脉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某些化疗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等多次静注可引起静脉炎,药物静注速度要慢,在静注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以减轻其刺激,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静脉闭塞。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8岁。颅脑外伤术后脑水肿,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输液。最佳的输液速度是

A20滴/分  

B40滴/分

C60滴/分  

D80滴/分

E100滴/分

正确答案

E

解析

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滴/mL)]÷输液时间,诊断颅内压增高的患者,20%甘露醇250mL应在30分钟内快速滴注,常用的点滴系数为15滴/分,故每分钟滴数=250 mL×15滴/mL÷30分=125滴/分,因答案E更接近125。故选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张先生输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主诉疼痛,无回血。 此患者应采取的措施为

A用力挤压输液管,直至液体通畅

B拔出针头,另选血管重行穿刺

C抬高输液瓶位置

D变换肢体位置

E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应采取拔出针头,另选血管重行穿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儿,1岁8个月,因支气管炎需肌内注射青霉素,其注射部位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臀中肌、臀小肌

C前臂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股外侧肌

正确答案

B

解析

2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肌内注射时,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婴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注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患者,护士在注射前要特别注意

A评估患者局部组织状态

B针梗不可全部刺入

C认真消毒患者局部皮肤

D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E患者体位的舒适

正确答案

A

解析

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患者,局部组织会出现硬结影响药物的吸收,故在评估的时候需特别注意,并且在注射时要注意更换注射部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1500ml的液体从早上8点半开始输,调节滴数约为75滴/分,其输完的时间为

A下午1点

B12点30分

C下午1点30分

D下午2点

E下午3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计算公式:总量(ml)×15(滴/ml)÷滴速(滴/分)=1500×15÷75=300min,所以输完所有的液体需5个小时。从早上8点半开始输,下午1点30分输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张先生输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主诉疼痛,无回血。 这种情况可考虑为

A针头阻塞

B输液压力过低

C静脉痉挛

D针头脱出血管外

E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注射部位肿胀,主诉疼痛,无回血考虑为针头脱出血管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性,56岁,因哮喘发作急诊就医。医嘱:氨茶碱0.25g入25%葡萄糖20ml,iV。 护士为患者行静脉注射时穿刺的角度为

A40°~45°

B5°~10°

C35°~40°

D紧贴皮肤

E15°~30°

正确答案

E

解析

静脉穿刺的角度为15°-3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杨某,在加压输液时由于未及时更换液体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患者应取的体位是

A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B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C端坐位,双腿下垂

D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E右侧卧位,头低脚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加压输液时,如未及时更换液体,输入空气,空气随血流经右心房至右心室,如空气量大,容易阻塞肺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为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脚高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有利于气泡向上漂移,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口,再者由于心脏的不断跳动,可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肺栓塞。所以选项D为正确答案。

百度题库 > 护士资格 > 专业实务 > 静脉输液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