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共1527题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共152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晚清名士林琴南对一报刊杂志的攻击集中于两点:一是“覆孔孟,铲伦常”;二是“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你认为他攻击的最有可能是()

A《国闻报》

B《新青年》

C《文学改良刍议》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①推翻帝制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④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个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此材料反映的办学思想()

A出自北大校长陈独秀的主张

B助长了高等学府自由散漫的风气

C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D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介绍到林纾的《妖梦》: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

A林纾所指的不法之徒是指袁世凯等北洋军阀

B林纾认为欧阳修和韩愈的文学贡献不如曹雪芹及施耐庵

C林纾的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表现形式

D林纾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09年4月22日将重新开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始建于2002年,是依托北大红楼建立的一座革命旧址纪念馆。北大红楼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一个时期我国某刊物频繁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你认为该时期应该是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