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共1527题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共152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探索与抗争的过程中,青年学生逐渐成为探索与抗争的主要力量之一,如l920年6月20日,跃沙师范的学生捣毁了长沙城隍庙的神像,学生的这一举动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

①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②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③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④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