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5月21日-22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开幕主旨讲话,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他指出,安全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也不能靠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发展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要安全和发展并重,努力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他还指出,“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亚洲各国应树立正确的新安全观?(5分)

(2)亚洲新安全观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5分)

正确答案

(1)①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履行基本义务。亚洲各国树立正确的新安全观才能更好地行使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切实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有利于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正视矛盾和争议,妥善管控分歧,以本国的发展促进亚洲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

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已经成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有利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正确的新安全观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5分)

(2)①“亚洲的事情要靠亚洲人民办”, “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也不能靠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③“安全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 发展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等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安全应当平等、包容”,“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等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5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亚洲各国树立正确的新安全观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习近平主席的亚洲新安全观的表述,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的具体方向。本题材料中“‘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 安全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 发展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要安全和发展并重”等启示学生可从亚洲新安全观符合主权国家的共同利益、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亚洲新安全观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需要学生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中找出关键性词语,分别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也不能靠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启示学生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亚洲的事情要靠亚洲人民办”及“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启示学生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角度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安全应当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及“ 发展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启示学生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角度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安全应当平等、包容”及“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启示学生可从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角度去分析说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2011年11月3~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法国夏纳举行。这次峰会是在欧洲债务危机引发国际全融市场剧烈动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新的复杂因素的大背景下举行的。针对上述复杂形势,各方在峰会上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对走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立场和主张。胡锦涛主席提出“五个坚持”,即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简明扼要,切中要害,传递了保增长、促稳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明确信号,引起与会领导人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赞赏。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哪些知识?(12分)

(2)分析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五个坚持”蕴涵的生活与哲学道理。(10分)

正确答案

(1)①峰会是在欧洲债务危机引发国际全融市场剧烈动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新的复杂因素的大背景下举行的,说明在当代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3分)②各方在峰会上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3分)③各方在峰会上承诺以及与会领导人对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立场和主张引起强烈共鸣和高度赞赏,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3分)④胡锦涛主席发表《合力推动增长 合作谋求共赢》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对走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具体内容也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3分)

(2)①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②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说明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③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说明要树立创新意识,促进事物发展。⑤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每小点2分,共10分)

第一问,知识限定为“当代国际社会”,即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内容,同时要结合材料作答,关键要根据材料关键字词句,进行句读找出相关大,然后归纳出相关的政治生活知识,从峰会的召开背景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从各国的做法,分析国家利益相关知识,从我国政府的做法,分析我国的外交政策等。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结合。

第二问,知识限定为“生活与哲学”,但没有规定具体的知识范围,但具体分析对象为“五个坚持”,因此只需对五个坚持的内容找相应的哲理即可,无需作无关拓展。

(本题评分说明:①材料与观点要一一对应;②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地时间2010年6月26日至27日,以“复苏和新开端”为主题的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发表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为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各国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各自国情谨慎确定推出战略的时机和方式,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要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对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体现了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主张,体现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胡锦涛主席在第四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等建议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材料二:2011年6月8日,中国海军共11艘护卫舰从东海经冲绳本岛与宫古岛间的公海水道驶向太平洋。中国国防部明确表示,这是中国海军年度计划内例行性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准则,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日本朝野上下对中方的这一举动非常“紧张”,一些右翼分子更是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认为日本政府应联合美国及一些“遇到同样问题”的东南亚国家,一起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

(1)日本对中方的太平洋演习非常“紧张”,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怎样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本对中方的太平洋演习非常“紧张”,主张对中国保持“警戒和监视”的主要原因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2)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努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②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的国际合作。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永远不称霸。④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宪章精神,支持联合国的一切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6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媒体书面采访,就中哈关系、中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中国和平发展问题等回答了提问。关于中国的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表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方针,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胡锦涛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阐明中国尊重中亚各国人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愿意继续和中亚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和中亚各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22分)

正确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打击三股势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8分)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6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打击三股势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带动中国和中亚各国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也符合当今时代主题。(4分)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和中亚各国共同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增强各国综合国力。( 4分)

试题分析: 本题是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学发表演讲,愿意继续和中亚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为什么和中亚各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选准角度,可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等角度考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1)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8分)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作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教育科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他强调,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国强必霸”有违中华传统文化,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绝不是中国的选择,中国真心实意地愿做各国的好朋友和好伙伴,希望与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绝不走“国强必霸”道路的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①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被铲除,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切实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⑤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试题分析:本题第(|)问以民族和宗教问题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时,可以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政策等角度回答,第(2)问实质是考查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可从国家利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等角度思考即可。

点评:本题属于原因类问题。解答原因类材料题:一、把握设问指向,从知识指向、主体指向来明确回答角度。二、依据设问指向,抽取主干信息,对应知识范围。三、围绕核心问题,整合答案,注意知识的先后与条理,注意答案的序号化和段落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以后,中美关系有了良好开局。但是在2009年底、2010年初,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领导人会见达赖,这使得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干扰,给双方合作带来了困难,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责任不在中方。最近,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美双方就中美关系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中方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自己在中美关系、台湾、涉藏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我们指出,美方近期的相关行动,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损害了中美关系大局,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当务之急是美方认真对待中方的立场,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同中方一道努力来推动中美关系恢复稳定发展。

(1)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2)请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变化和发展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5分)

(2)在发展中美关系中要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扩大共识,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自觉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促进中美关系和谐发展。(如能从其他方面回答,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6分)

试题分析:(1)设问中“中美关系的曲折变”是解题的关键,说明中美两国有合作也有冲突,涉及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设问中应注意“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展开回答。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解答(1)时,应把握关键词展开回答。本题难度不高,只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解能力,无需进行分析概括。解答(2),属于开放型的试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回答此类试题时切勿脱离书本内容空谈,而应紧贴书本知识,运用开放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解答问题。本题由于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较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20l4年3 月 27 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 l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的认识。( 10分)

(2)材料二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8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做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要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国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要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努力为建设国际新秩序做贡献,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试题分析:

(1)本问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洲”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点。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认识类的主观试题,考生注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进行作答,知识范围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所以考生要联系教材知识点,回忆关于“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考生根据这些内容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回答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为人民造福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体现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于“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2)“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3)“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