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国际上所谓“中国经济责任论”也火爆起来,认为中国经济块头越来越大,在目前国际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不要“狭隘地光考虑自身利益”,而应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这样中国才能成为“负责任利益攸关者”。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绝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全球经济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身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对外活动都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5分)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5分)

(3)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面对全球经济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应对全球经济问题作出巨大的努力,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5分)

(4)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做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 (5分)

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义务的关系问题。应结合中国的外交政策,说明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同时中国积极承担相应责任,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的观点正是坚持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频频应邀到访,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周边国家采取这样的外交工作思路的依据。(6分)

正确答案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2分)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分) ③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正视矛盾和分歧,妥善管控分歧,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努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2分)

试题分析:该题的答题点较小,学生需要对原理内容深挖细嚼,不仅需要准确掌握所学知识,还需要对原理深度理解,能够与材料内容相结合进行分析。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国的事件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自由的无端指责,使中国人领教了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有的“云计算”实力,那么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为了满足应用需要将别无选择地通过美国公司的“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各类数据。同时,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IT巨头制定的信息化标准和规则。有关专家和媒体呼吁要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⑴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完成问题:我国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12分)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 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2分)

正确答案

⑴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面,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②在互联网信息管理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绝不屈服于外国的压力,维护我国的国家权益。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如学生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等知识可以酌情给分)

⑵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2分)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2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④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维护网络文化安全为背景从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设题进行考查。考生在回答第一问我国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时,首先要明确“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的知识限定。考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提建议:维护文化安全首先自己要有实力,因此要提高综合国力;其次不能指望别人,不要怕少数国家的指责,要独立自主,这涉及到我国的外交政策;最后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这个可以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考查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回答第二小题时,一定要深挖掘传统文化对助推“中国梦”的实现的作用。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时俱进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其次从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再次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力量;最后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角度进行说明传统文化能够以独特的魅力主推中国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强调,第一,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第二,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第三,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第四,双方建立了22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第五,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奥巴马表示,我同习近平主席就广泛议题进行了建设性会谈。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很好总结了双方的讨论,美中双方需要了解对方战略目标,要采取措施使双方讨论机制化、常态化,中国继续和平发展非常符合美国利益。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①国际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3分)

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3分)

③当前国际局势正向多极化转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可以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分)

④中美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成为国家间发展正常经济、政治关系的典范,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运用。中美两国加强战略和经济对话,说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两大国加强合作,符合当今时代的专题,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2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要求:各写出两点即可。8分)

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国际形势主要有:

对我国发展不利的国际形势主要有:

(2)在外交部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出,有人担心中国的迅速发展会带来地区和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如果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你会怎样解答这一问题?(4分)

正确答案

(1)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国际形势主要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呼声高涨。(4分)

对我国发展不利的国际形势主要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依然存在,国家间贫富分化加剧。(4分)

(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4分)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也就是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一定难度。机遇主要有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等;挑战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旧秩序等。

(2)作答本题时可以设身处地去思考,作为外交部发言人,对于此问题,要首先阐明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即使中国强大了也不会威胁其它国家,反而,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中国对包括西沙、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就中国与菲律宾在中国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中国政府表示,菲律宾所谓的“执法”行为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材料二  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在上海召开,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21日上午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发言。习近平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一贯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已经通过友好协商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国家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同有关国家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支持东盟、南盟、阿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同俄罗斯共同提出亚太安全与合作倡议,为巩固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国际关系及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2分)

正确答案

①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张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2分)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发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主张和亚信峰会上的发言表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立场。(3分)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亚信峰会的主题体现了这一内容。(2分)

④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主张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5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张和在亚信峰会上的发言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张体现了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南海争议说明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在亚信峰会上的发言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可以从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上阐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也频频应邀到访,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科学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10分)

正确答案

(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④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任何国家都不应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坚持了这一点。

(每点均3分,若考生回答“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和睦相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优势,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④秉承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⑤坚持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每点均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知识限定比较小,要求使用“国家利益的知识”,但是设问指向非常明确。分析说明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就是说明我国外交思路符合政治生活的那些道理。根据材料考生可以从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角度分析说明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再次可以从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最后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任何国家都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的知识限定较为开放,只是从文化生活角度作出了限定。设问指向是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属于如何做类型的题。解答此类题,考生要牢牢扣住材料,进行有效信息的筛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提心了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和睦相处;“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说明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优势,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是秉承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最后我们可以从坚持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了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全球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2009年2月,在美国国会通过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具有“购买美国货”条款。根据该条款,使用“新政”的公共工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同学们对此表示了不满。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评析美国的这一做法。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政策,“购买本国货“条款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

②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经济相互联系,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公平精神,损害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于便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和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和国际新秩序,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处理国家贸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答题角度很明确是国际社会知识,从材料来看,美国的做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评析美国的这一做法,要从它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后果,该怎么办来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朝鲜于北京时间2013年2月12日10时57分在吉州郡丰溪里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并引发4.9级地震。2月12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召见朝鲜驻华大使池在龙,就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提出严正交涉。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对朝方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杨洁篪强调,中方一贯主张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支持在六方会谈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均衡地解决各方关切。杨洁篪要求朝方停止采取进一步激化局势的言行,尽快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实验?(14分)

正确答案

①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和稳定的周边环境;(4分)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朝鲜核实验既不利于东亚地区稳定,也会影响到世界和平局势;(4分)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在国际问题上始终坚持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度;(3分)

④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朝鲜核实验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所以我国坚决予以反对。(3分)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是关于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这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故学生需要从我国的外交政策角度思考和回答该题。我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核问题,是为了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为我国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需要回答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宗旨、基本立场和基本目标。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