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近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国安委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的安全观()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②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反对,悍然实施核实验,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这表明()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

B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C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我国以促进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外交政策的宗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加强、中俄关系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不断充实、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做出重要贡献。取得这样的外交成就,说明我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坚持多边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工作④重视巩固大国间的合作联盟关系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导致当前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和平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C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秩序的存在

D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段时间以来,多国爆发了领土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以及中菲黄岩岛事件,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争端日益突出。据初步统计,全球有近60个国家存在岛屿争端,占全世界沿海国的40%。这说明

①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参加者②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岛屿之争是威胁和平和发展的障碍④我国的对外政策无法适应时代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基本准则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②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④我国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扩大互利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时指出,中美两国应就涉及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磋商和协调,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开创美好未来,中美两国已经成为解决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这表明

A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中美两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决定的

A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B国家力量和国家安全

C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

D国家机构和党的宗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京举行。我国政府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表明,在世界经济处在危难的时刻,我国将与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这说明

 ①当今世界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②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