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010,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胡锦涛主席向国际社会所作的庄严承诺以及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气候变暖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张既积极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面对气候变暖问题,中国政府所提的四点建议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中国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与亚太人民一起探讨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推进发展,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
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的依据(8分)
正确答案
①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亚太人民的共同利益(3分);②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是亚太人民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分);③与亚太人民一起探讨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推进发展,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3分)。
试题分析:从设问可得,本题知识范围的限定为“当代国际社会”,题型为“依据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当代国际社会”这一知识模块的体系建构能力。首先我们要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回忆当代国际社会中包含哪些知识要点。然后解读材料,提取材料关键信息选择和调用知识,对接原理。从材料中“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可得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从材料中“与亚太人民一起探讨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推进发展”可得出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组织答案时原理结合材料即可。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周边合作构想和倡议,周边经济外交新路径越走越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9 月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就南海争议问题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磋商,中方愿意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2分)
正确答案
①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3分);②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以及中方主张南海争议应当由直接当事方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磋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分);③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是我国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3分);中方愿意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发挥更大作用说明,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3分)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中知识指向很明确,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中讲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及这一政策的内容)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宗旨、准则)等不同的角度阐述,答题时要力求全面,并适当结合材料展开阐述。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延顿认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世界力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相反,亚洲文明却发展壮大;伊斯兰文明的人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邻国的平衡关系。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他指出:“文明冲突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可靠的保障。”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指出: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各国人民需要加强友好交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1)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解决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底气何在?(12分)
(2)请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文明冲突”的原因,(2分)并指出我们如何更好地化解冲突?(10分)
正确答案
(1)①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能够化解冲突,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3分)
②中国没有冲突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分)
③核心价值观: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求同存异,有效地化解文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冲突。(3分)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从根本上说,文明冲突的原因在于国家利益的不同。
(2)①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要寻找共同的利益,求同存异
②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③坚持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④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⑤我国要加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防力量的建设)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解决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的底气。本题也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学生必须以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为基础,从中获取答题的突破点。我国能够解决“文明冲突”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我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学生根据材料二中“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好和平这一基本内涵去分析说明;另外,学生还可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2)本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文明冲突”的原因。“文明冲突”在政治生活中而言,指的是不同国家的利益冲突。因此,学生可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的角度去加以分析说明;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说明我们如何更好地化解冲突。避免以及化解冲突其实质就是要保持和平与发展。因此,学生可从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2013年6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朴谨惠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韩关系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基本精神:一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二是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三是共同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和合作,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上述中韩关系发展应遵循的四个精神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10分)
正确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习主席的主张体现了这一点。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体现了这一点。
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共同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体现了这一点。
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加强协调和合作,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体现了这一点。(本题的给分原则:必须要求学生准确表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各基本点,且找准材料与观点的对应关系,方可给满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目类型体现类。关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包括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同时,要结合材料,组织语言,即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习主席的主张体现了这一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体现了这一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体现了这一点;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共同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体现了这一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加强协调和合作,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绝非一种威胁,而是世界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还是促进中越海上合作……各国不但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且在政治交往中,也完全可以秉持最大耐心和信任寻求双赢的局面。“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中国的战略选择。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给各国人民”这一战略选择的理论依据。(10分)
正确答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分)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战略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原则的要求。 (4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点,所以考生首先要联系教材的有关知识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以选择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联合国的原则和宗旨(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作答。
2010年6月25日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纪念日。外交部就将于6月底举行的美韩黄海联合军演答记者问时说: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认为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应保持冷静克制,不做加剧局势紧张、损害本地区国家利益的事。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本地区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请简要回答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④中国外交政策的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一: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材料二:2007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中国政府针对金融危机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中,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达2100亿元。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政府作出了到
2020年单 位GDP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承诺。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中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手段,并根据政策指向简要说明企业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根据国情确定的减排目标,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对中国人民负责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所以我国采取的自主减排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2)针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加强了节能减排。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向,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技投入,降低能耗,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材料一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中、俄、印、巴和南非)领导人举行第三次会晤。峰会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峰会通过的行动计划提出,巩固金砖国家闯已开展的合作项目,开拓新的合作项目。
材料二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券和发展;要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固际社会平等一员,做到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坚持团结互信、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小题1:说明材料一中金砖国家合作的决定因素。(8分)
小题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哪些具体内容?(8分)
正确答案
小题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由于共同的国家利益才使金砖国家巩固已有合作,开展新合作。
小题1:①我国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体现了这一点。②我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等,体现了这一点。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团结互信、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体现了这一点。
题以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中、俄、印、巴和南非)领导人举行第三次会晤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方面分析回答。
小题1:可以从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三个方面结合材料回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