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材料一: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一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材料二:按照《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90%的商品将于2015年实现零关税。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符合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国家利益,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保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各自的综合国力,扩大中国和东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2011年9月1日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提出了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等4点主张。
(1)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明我国坚持什么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从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的视角说明我国政府主张“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从国家主权视角:国家主权是国家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不容许别国的干涉和侵犯。利比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应享有独立的国家主权,在其领土范围内,该国家应该并且完全能够自主地决定其发展和改革的道路,不受其他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和破坏。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尊重国家主权的表现。
从国际关系视角: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不同利益则是国家问摩擦或冲突的根源。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尊重了利比亚人民和政府的根本利益,发挥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解决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材料一:2010年11月25日至26日,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四次会议在德国汉堡举行,讨论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本次峰会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促进中欧经济合作进行交流,将对深化中欧合作、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发挥积极作用。内容涉及中欧共同寻求可持续经济增长、全球贸易中的中国与欧洲、城市智能发展的挑战与对策、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挑战、对中欧美共同的挑战与全球经济危机的联合解决方案等议题。
(1)你认为我国该如何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0年11月14日中午在日本横滨闭幕。与会领导人主要就茂物目标审评、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哈回合谈判、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最终形成了横滨宣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中表示,APEC国家和地区政府应推动贸易自由化,支持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工作,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
(2)结合材料请你分析,APEC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欧洲国家的正当利益,着眼于双方的共同利益。②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③共同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的责任。
(2)①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沦证。(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答案规范、符合要求即可。
1.当前,世界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实现。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前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饥饿。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和地区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错误,理由: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2.错误,理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3.错误,理由:目前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4.错误,理由:外交政策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5.错误,理由: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材料一 近一段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一 种论调,认为中国“过分自信”、“咄咄逼人”、“日趋强硬”,有的甚至质疑中国是否会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中国原本的正当立场和表态均被刻意解读成“强硬”。
材料二 2011年4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欢迎世界 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将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繁荣。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驳斥国际上质疑中国是否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论调。(8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要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2分)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潮流。(2分)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承担责任。(2分)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其宗旨,因而不会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国际上质疑中国是否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论调,是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冷战思维的表现。(2分
本题以中国原本的正当立场和表态均被刻意解读成“强硬”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知识的理解。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方面回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当今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措施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摩擦和分歧,可以避免摩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3月19日,法国战机向利比亚军事目标开火,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大幕拉开。《中国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利比亚战争的评论(节选):
——尽管利比亚马上宣布遵守安理会1973号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西方仍然对利比亚进行空袭。空袭造成32万难民“逃离”利比亚。这足以说明:要石油就要石油,干脆点,别叽叽歪歪地说是为了利比亚人民的“人权”!
——美英法等国打着“民主”的旗号,悍然发动对主权国家的空中袭击,严重践踏联合国宪章和人权,是一场最野蛮、最无耻的入侵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历史事实得出的教训。当年美国出兵推翻索马里政府建立亲美政权之后,看看现在的索马里是个什么样子!
——通过这场战争,地中海地缘政治格局大变动已经开始,美欧地中海大战略已经展开。美、英、法等国将再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取道北非直趋大陆内部。
结合上述有关专家的评论,请你应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利比亚战争的看法,以及利比亚战争对我国未来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的外交目标;坚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国家安全。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它具体通过海洋生产总值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洋GDP。“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二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占GDP的比重接近十分之一,创造了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
材料三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过去,我们的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2010年5月12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明确提出“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材料四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鉴于我领海周边国家提出的不同领土要求,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中国将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
(1)材料一中的三个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有关国家利益的知识,简要说明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一幅图反映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GDP翻了一番;第二幅图反映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第三幅图反映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增加,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①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④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⑤有利于抢占海洋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①国家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②海洋领土安全、海洋资源保护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③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利于增强国民的国土意识、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维护国家领土和经济安全。
(4)①“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②“搁置争议”,“继续推进同周边海上国家的和谐建设”,体现出我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③“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实施“共同开发”,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