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8周年。8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原因是各成员国拥有地理相邻、历史相近、文化相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恪守和平与发展的宗旨,遵循充分的民主原则,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根到底,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践和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1)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上海合作组织是一般性、政府间、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2)①中国重视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我国与周边外交关系的融洽,而且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有中国参加的上海合作组织不仅是新型安全合作的典范,而且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 2011年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双方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主题,就“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4个议题展开了讨论,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中美双方认为,互利共赢、密不可分的中美经济关系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也为世界经济的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1)结合材料,分析中美两国“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应作出怎样的努力?(10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体现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2)①作为主权国家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2分)②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2分)③要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利共赢。(2分)④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2分)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参照给分)

本题结合了时政材料,综合考查了国际政治的相关知识(1)可以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角度分析中美两国“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2)可以从主权国家、联合国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国际新秩序、和谐世界等角度,比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以自己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分析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胡锦涛强调,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宝贵贡献。奥巴马在致辞中说,美国坚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美中合作伙伴关系。胡锦涛最后表示,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小题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8分)

小题2: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正确答案

小题1: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前国际局势正向多极化转化,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可以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在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④中美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也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成为国家间发展正常经济、政治关系的典范。(每点2分,共8分)

小题1:①我国重视与美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体现了我国的国际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②中美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两国利益,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分)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

③面对挑战,排除干扰,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2分)

④走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本题以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等方面回答。

小题1:可以从我国的国际性质和国家利益、基本目标、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方面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

(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1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中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同时决定,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努力。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政府怎样才能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09年12月17—1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温总理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2)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自然资源合理、优化配置。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或具体回答: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国际问题上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②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重要力量,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强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实现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国家的角度回答如何才能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请分析我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立法机关要完善我国有关促进创新、保护创新的法律法规,为促进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②政府要通过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促进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③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2)①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有利于企业产品抢先占据国内和国际市场,顺利实现价值,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增强对外竞争能力,提高综合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商讨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2011年9月1日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代表在会议上发言,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中方提出了4点主张: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这符合利比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利比亚今后的政治安排要充分照顾不同派别、部族和地域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中方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同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帮助利比亚恢复稳定,重建家园。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政府提出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就是尊重他国主权的表现。

②积极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应该坚持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

③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主张顺应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

⑤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的主张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标和基本准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是日本于2012年3月2日公布了39个无人岛名称,其中包括钓鱼岛附属岛屿。中方坚决反对日方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中方重申,无论日方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什么名,都丝毫改变不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

材料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对中国海域海岛进行了名称标准化处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于2012年3月3日凌晨公布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标准名称。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国家海洋局公布中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14分)

正确答案

①主权作为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表现为对内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的独立性。(2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国家海洋局的行动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日本对钓鱼岛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2分)

②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1分)国家海洋局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岛屿标准名称是中国行使管辖权的体现。(1分)③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日本对钓鱼岛附属岛屿进行命名,是明目张胆的侵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国家海洋局的做法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分)④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1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1分)中国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国家海洋局的行动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立场。(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从“当代国际社会”知识板块的角度出发,考查我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的依据,试题类型为体现类试题。我们应从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行使管辖权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不同的角度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相结合。题后我们需要反思当代国际社会这一模块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否完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石油消费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对能源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独特的地缘能源优势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中国开展中亚能源外交的现实基础。

材料二:在与中亚的能源外交中,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体会弱小的中亚国家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相处的感受和需要,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友邻、安邻、富临”的外交方针来处理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正确性。(8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与能源生产不足的矛盾要求我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②中亚国家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与我国的良好政治经济关系,使得我国能够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外交。③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外交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相对不足的压力,走能源多元化道路,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我国的能源外交方针有利于中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方针符合联合国宪章总之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④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方针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尊重和维护中亚国家的利益,彰显了我国负责人大国的形象和地位。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外贸易的原因和国际社会的内容,第一问:考查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理由,考生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过快与能源生产不足的矛盾要求我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相对不足的压力,走能源多元化道路,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问:考查国家社会的内容,考生可以从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该题考查对外贸易的原因和国际社会的内容,原因类试题考生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分析,国际社会的内容,考生可以从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一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期,因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纷争,韩国和日本的关系变得势同水火;围绕钓鱼岛问题,日本多种势力蠢蠢欲动,妄图煽动日中两国对立;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问题上,俄罗斯和日本仍僵持不下;在黄岩岛问题上,中菲纷争不休。对此,中国领导人提倡的是绝不放弃主权,搁置争议。我们的本意不是把领土让与邻国,而是避免两国发生冲突,即不使用武力,应该成为两国共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在处理钓鱼岛和黄岩岛问题上坚持绝不放弃主权,搁置争议?(12分)

正确答案

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同时也应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②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直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中国在钓鱼岛和黄岩岛问题上坚持绝不放弃主权。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搁置争议,避免两国发生冲突。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本点如答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准则也可。)(每点3分,共12分)

本题考查中国处理钓鱼岛和黄岩岛问题知识点。涉及主权国家的一些知识,可从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