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中国的发展将继续为亚洲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同亚洲各国一道,致力于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政治生活依据。(4分)

(2)为什么说我国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4分)

正确答案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外交政策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2)我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合作、文化上互相尊重、安全上互相协作,从而有利于世界和谐。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承担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以来,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存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国家变得日益强硬,南海主权争议升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越南船只在中国南海领域又与中国船只发生摩擦。6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回应越南6月13日在南海举行实弹军演时表示,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也是本地区有关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达成的共识。

材料二 2011年9月16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宣布,将进一步增加两国在军事、贸易投资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两国外长在越南河内的会晤中,越方声称,“全力支持”印度公司在南海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的计划。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并希望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

(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时隐时现的周边摩擦,我国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20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15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当今时代潮流作出的必然选择。③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⑤走和平发展道路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点4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方在南海争端的表态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5分)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有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管辖的权利,在中国管辖的海域,未经我国政府批准,外国公司无权开采我国的资源。(5分)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中方表态是基于我国外交政策作出的正确决策。(5分)

本题以南海等主权争议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1)问是原因类试题,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涉及的知识点有我国的国家性质、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第(2)问是限制类说明题,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国际社会的知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2月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推动成立了1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中国免除了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累计向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上万人次。杨洁篪强调,中国发展了,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③杨洁篪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阐述中国对世界安全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资政策的基本立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今年以来,欧元区失业率扶摇直上,这是欧债危机加剧一手造成的,欧元区17国中,有近半数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欧债危机“绊”住了世界经济,同时,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欧盟经济每下跌1%,中国出口就要下跌6%。为此我国政府表示 “中国愿意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愿与欧元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政治学依据。(10分)

正确答案

(10分,每一点2分,只要写出5个角度即可,要求解释要合理)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有利于我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构成主体角度)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协调我国与欧盟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利益角度)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我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主题角度)

④ 我国政府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秩序角度)

⑤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国际格局角度)

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和平外交角度)

试题分析:“通力合作、共度时艰”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材料要求从国际社会的角度分析通力合作,共度时艰,考生要从构成主体角度,国家利益角度,时代主题角度,国际秩序角度,国际格局角度,和平外交角度进行答题。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考生从国际社会的不同方面展开分析即可,考生要识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间对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展合作与竞争,各国的矛盾与利益相互交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对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承担重要的共同责任。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如何增进战略互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关关系的一个突出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增进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

正确答案

寻求和巩固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识;承担共同的国际责任,在国际问题上加强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把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潮流,加强对话和沟通;发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合作形式,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可得8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进行分析,要联想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准则,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是国际交往的必须等等。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地实现两次交会对接并分离,返回舱已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在为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新办发言人指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愿意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主要目的是和平地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于人类,并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必要性及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的原因。(8分)

(2)请你依据上题结论相所学哲学知识,评判我国在发展航天事业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

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相结合,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请分别按成员性质、地理范围和职能范围说明APEC是哪种类型的国际组织?(6分)

(2)请简要说明中国与APEC的关系。(2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5月2日,中国企业所属“981”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越南方面即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冲撞中国政府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刊登《“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一文,表示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中方规劝越方从维护两国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大局出发,缓和紧张局势,使海上尽快恢复平静。中方表示将努力同越方沟通,争取妥善处理当前事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2分)

正确答案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中越争端处理中,要坚决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分)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中越争端处理中,要坚决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3分)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处理中越争端,需要中越双方加强沟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越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3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解决中越争端。(3分)

试题分析:回答该题,学生需要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内容熟练、全面掌握和理解,并能根据材料内容加以分析阐释。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准则四个角度分别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10分)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9分)

正确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的核心利益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和政权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必须坚决维护。(6分)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4分)

(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别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6分)绝不会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3分)

本题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家利益知识的理解。

(1)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原因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的性质等方面结合回答。(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可以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履行义务等方面加以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是甲午年,也是甲午战争120周年。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2014年3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多个场合阐述中方对当前钓鱼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政策主张。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要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好两国间存在的敏感问题。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统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日方采取任何方式窃取中国钓鱼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以实际行动,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妥善管控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结合材料说明,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12分)

正确答案

①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3分)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应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体现了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3分)。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的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钓鱼岛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2分)④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但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定会坚持立场,寸土不让。(4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2014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主张包含的政治生活的依据。结合材料,选准角度,联系知识,可从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相关内容,如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相关知识考虑。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