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共7414题
2006年6月15日,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纵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合作,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胡锦涛提出的这一目标
正确答案
①加强战略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关系。②落实在经济、技术领域内的合作,带动全面发展。③拓展在人文领域内的合作,发展传统友谊。④求同存异,坚持开放合作,维护地区和平。
此题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答时理论联系实际,调用课本基础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11.胡锦涛主席访问墨西哥时曾引用该国著名诗人帕斯的一句名言:“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略
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
正确答案
对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秩序,要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本题观点符合课本知识点表述,故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二政治生活-国际新秩序
中国致力于同非洲国家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拓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推动均衡和谐的全球发展。”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致力于同非洲国家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和非洲在政治上有相似经历,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加强又方合作,建立良好的国家关系,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3分)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基本准则。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贯彻了我国的外交政策。(3分)
③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仅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而且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建和谐世界。(3分)
回答政治生活国际关系部分的“为什么”,一般从这几点切入考虑: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国际竞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和平发展道路。考虑对这些方面有没有积极作用。
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 )
正确答案
B
略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联合声明、安全磋商、联合军演、互办“文化年”活动等宣示了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俄睦邻友好是双方共同的选择;中俄又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国共同的使命。
简要分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的政治意义。
正确答案
①中俄互为邻国,战略伙伴关系深化能为两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3分)②中俄两国同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此题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中俄关系积极影响的理解。回答时要注意设问的限定,只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回答。
针对因“天安舰事件”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将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公正、客观地作出判断,决定立场,中方呼吁各方要冷静克制,不要使事态升级,更不要发生冲突,应通过六方会谈解决当前问题。
据此回答: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简述其基本内容。(11分)
正确答案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
基本内容包括: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2分)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分)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分)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略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18分)
正确答案
答案可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原因,对世界的影响,国家和公民的具体做法等角度分析。(18分)
参考示例:
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国家性质与时代主题所决定的。(2分)
(1)始终不渝地“发展”。从国内因素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如,近年来政府特别重视以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从国际因素看,激烈的国际竞争决定了,我国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4分)
(2)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首先在于以和平促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国际和平环境促进国内发展,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都难以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和平环境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全球性问题,如,积极参与签订“哥本哈根协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没有国际台作,任何一国都难以独自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6分)
(3)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还在于以发展促和平。事实已证明,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国内发展所不断积累的综合国力,为维护国际和平做出重要贡献,如,参与国际维和、打击海盗行动等。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事实将证明,我国发展到更加强大后也永远不会称霸,而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更强的国力促进国际和平。因为我国人民饱受欺凌与战争之苦,最珍爱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民精神特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我们必须顺应之。(6分)
主观题评分总体说明:不拘泥答案表述,考生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要求,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表述规范、完整、有创意者从优。
略
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3分)
(2)谈谈你对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9分)
正确答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分)
(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萨科齐的行为损害了我国的核心利益,将对中欧关系、中法关系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②萨科齐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没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等义务。③萨科齐的行为,践踏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每点3分,共9分。其他言之有理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第一问指向性明显,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内容,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第二问没有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回答这一问,要注意审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结合所学知识作答,要注意多角度看问题。
(18分)从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
材料: 2008年12月13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中国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日本福冈举行了首次三国首脑专门会晤,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声明指出:我们的人文关系紧密。我们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创造和平、繁荣及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愿望和责任。三国合作将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方式推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三国合作对应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至关重要。我们决心面向未来,在政府和非政府框架内,开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结合材料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日韩三国为什么要联手共御金融危机。(8分)
正确答案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三国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符合三国的国家利益。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中日韩三国联手共渡难关,有利于促进三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③三国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开展合作,有利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中国致力于推动三国联手共御金融危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每点2分)
联手共御金融危机体现了合作的国际关系。其原因要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形势、时代主题等方面作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