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 共221题
哈伯因为氨气的合成曾获1918年诺贝尔奖.
(1)写出实验室由NH4Cl和Ca(OH)2加热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湿润的______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现象为试纸变为______色;
(2)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若在水中加入酚酞,得到红色喷泉.该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两个重要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固氮过程很多.打雷时发生的固氮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氨气是制取硝酸的基本原料.
①请写出氨催化氧化生成为NO的方程式______;
②产物NO能发生下列反应:aNO+bO2+cH2O═dHNO3从电子得失相等角度分析可知a:b=______.
正确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红
蓝
易溶于水
水溶液显碱性
N2+O2=2NO
4NH3+5O2=4NO+6H2O
4:3
解析
解:(1)NH4Cl和Ca(OH)2加热制取氨气是得分解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是碱性气体,用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为蓝色,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红; 蓝;
(2)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差,加入酚酞,得到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故答案为: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3)自然界中固氮过程很多.打雷时发生的固氮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故答案为:N2+O2=2NO;
(4)①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②产物NO能发生下列反应:4NO+3O2+2H2O═4HNO3,所以a:b=4:3,故答案为:4:3.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B不选;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氯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D选.
故选D.
(2012秋•桃城区校级期末)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气体的溶解度与溶液酸碱性无关,故A不符合;
B、氨水溶液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电离出了氢氧根离子,故B正确;
C、溶液碱性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有关,故C不符合;
D、氨气本身无碱性,是溶液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D不符合;
故选B.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氨水易挥发,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现象是有白烟生成,故A正确;
B、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故B错误;
C、氨气与氯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如氯化物溶液变浑浊,可能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但不一定为Al(0H)3,也可能为Mg(OH)2等沉淀,故C错误;
D、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原因是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子生成OH-离子,溶液呈碱性,但氨气为非电解质,不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A.
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溶于水发生NH3+H2O⇌NH3•H2O⇌NH4++OH-,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
B.二氧化氮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溶液显示酸性,故B错误;
C.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亚硫酸,亚硫酸溶液显示酸性,故C错误;
D.HCl溶于水是盐酸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