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

B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CNO2与水反应,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用铁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氢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常温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可做喷泉实验,故A正确;

B、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故B正确;

C、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NO,NO2中N的化合价既有降低又有升高,因此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正确;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4HNO3﹙稀﹚=Fe﹙NO33﹢NO↑﹢2H2O,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氨分子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分子是极性分子

B氨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

C氨分子是电解质

D氨极容易溶解于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氨气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A正确;

B.氨分子中的N-H键是极性键,故B正确;

C.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不是氨气本身发生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C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IO)2

DSO2和CO2都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氨气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热,因此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正确;

B、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所以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故正确;

C、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IO)2,生成次氯酸,强氧化性漂白,故正确;

D、SO2都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故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探究NH3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f为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作干燥剂.

A.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B.浓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中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方程式:2NH4C1+Ca(OH)22NH3↑+CaC12+2H2O,故答案为:2NH4C1+Ca(OH)22NH3↑+CaC12+2H2O;

(2)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酸性,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干燥氨气,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干燥气体,故答案为:A;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到瓶内,形成喷泉现象,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f,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并轻轻摇动烧瓶,打开止水夹.

解析

解:(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方程式:2NH4C1+Ca(OH)22NH3↑+CaC12+2H2O,故答案为:2NH4C1+Ca(OH)22NH3↑+CaC12+2H2O;

(2)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酸性,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浓硫酸和浓硝酸都不能干燥氨气,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干燥气体,故答案为:A;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到瓶内,形成喷泉现象,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f,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并轻轻摇动烧瓶,打开止水夹.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较高,很容易液化

B常温下氨水与铁不反应,因此氨水可盛放在铁桶里

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纯碱可以增强油污的挥发性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漂白有色布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氨易液化,在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氨水呈碱性,铁在碱性或酸性环境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故B错误;

C.油污主要成分是酯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醇和酸,不是增强油污的挥发性,故C错误;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本身无漂白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氮气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