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和幸福的支柱
- 共37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这是孙东林和哥哥孙水林的共同准则。1989年,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发放。孙水林遭遇车祸遇难后,孙东林抢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工资,替哥哥完成遗愿。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1)谈谈诚信对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性?(4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加强道德建设?(6分)
正确答案
(1)①诚信,既是个人美德,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2分) ②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分)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1分)
(2)①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2分)②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2分)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2分)
第(1)问实质是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课本知识从诚信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对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三方面回答。第(2)问是措施类试题,要求从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三个角度思考全面组织答案。
因“假冒绿色猪肉”事件,继重庆沃尔玛7家分店于10月9日停业整顿后,10月10日晚,沃尔玛在重庆另外6家分店也一并停业整顿。重庆工商局副局长陈速称,对沃尔玛采取重罚主要因其屡罚屡犯,而其问题的根本出在制度上。自2006年进入重庆以来,沃尔玛已被处罚了21次。
(1)市场经济对每个经济主体提出的竞争伦理要求是什么?(2分)
(2)从诚信伦理角度,回答如何避免沃尔玛事件的再次发生?(8分)
正确答案
(1)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是市场经济向经济主体提出的竞争伦理原则。(4分)
(2)国家要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政府、企业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快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本题以“假冒绿色猪肉”事件这一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1)问时,依据课本知识回答竞争伦理的要求。第(2)问从国家、政府、企业三个主体角度分别回答怎么践行诚信伦理。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大为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发展成一个关心他人的爱心符号。无独有偶,济南的“雨点”爱心行动也感染了好多人……
(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道德榜样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2分)
(2)简要说明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8分)
正确答案
(1)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贵品质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容易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榜样是实践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先进的道德要求,人们容易对其产生认同感,并通过对比看到自身差距,努力做道德模范做的事,努力做到的模范这样的人;道德模范的优秀人格和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2)①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促使公民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②以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肋于确立与社会±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题以“微尘”爱心群体队伍的扩大这一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1)问时,可以从树立道德榜样的重要性角度回答,这一问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很关键。第(2)问考查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出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关系;然后分析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思考即可。注意理清本题的思路和课本基础知识相结合。
全国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发起成立了“丛飞爱心社”并担任社长,积极组织社区服务、义务支教等活动。为了给山区的孩子辅导功课,她每回都要换乘两次车,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侯海燕曾说过:用无私和真情帮助他人,回馈社会,虽然累,心却快乐。
(1)据材料,指出社会公德所调整的关系。
(2)据材料,说明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
正确答案
(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①要加强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学习;②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③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④要长期坚持,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相关知识。第(1)问要注意结合材料进行作答。不要盲目照搬教材内容。材料主要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并没有体现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对教材知识的合理运用。第(2)问主要考查如何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修养。要注意设问的限定信息“个人”,因此要从遵守社会公德基本规范、注重脚踏实地、践行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等角度组织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不断曝出部分官员“微博约会门”、“裸聊门”和“开房门”等不检点行为。
(1)上述现象反映了职业道德中的什么问题?(2分)
(2)运用职业道德的知识回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8分)
正确答案
(1)职业道德缺失。(近来发生了一些践踏职业道德的现象。)
(2)端正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习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践行职业道德。
本题以社会上出现的违背职业道德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1)问时,可以从职业道德缺失角度回答,第(2)问从怎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角度思考即可。主要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