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4.图7为江苏铁路发展规划图(部分)。读图,影响连淮扬镇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科学技术

C自然条件

D矿产资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7.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在特大城市,高铁车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

A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加快高铁站核心区域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图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等。水是白酒的血液,(酒)曲是酒的骨头,粮食则责无旁贷成为酒的肉体。四川在2008年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区域内历史名酒众多:宜宾五粮液,泸州泸州老窖、成都五凤酒、绵竹剑南春等。

(1)指出川滇两省区省会城市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西南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交通。简述该区域限制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

(3)分析图示阴影区域发展酿酒工业的主要势条件。

正确答案

(1)差异:昆明年日照时数多(2400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少(1200小时)

原因:

①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南侧,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②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终年多云雾天气,日照时间短。

(2)

①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形起伏大(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四川盆地山岭环绕,低山丘陵起伏),修建交通线难度大。

②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修建交通线困难多。

③河流落差大,多急流峡谷,航运条件差。

(3)

①地处长江上游,水源充足,水质较好;

②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盛产高粱、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酿酒原料丰富;

③酿酒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精湛,酒的品质好;

④政府政策支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等值线的判读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7.图为“2002-2011年我国某运输方式收入构成图”;表1为“2011年该运输方式里程长度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读图和表分析,该运输方式可能为(     )

A公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洽谈,其中“莫斯科—喀山—北京”的高铁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三国,全长超过7000公里,是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试点项目。

  材料二 图17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莫斯科—喀山—北京高铁线、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和中俄原油管道”。

  材料三  图18为“俄罗斯概况”图。

(1)分析俄罗斯鄂毕河下游大面积沼泽分布的原因。   ▲

(2)比较①与③两类条运输线路

(3)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   ▲     ▲  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4)分析中俄原油管道对我国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  

正确答案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有冻土层存在;有凌汛。

(2)

(3)南部

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矿产资源丰富。

(4)经济意义: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带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

生态意义:改善大气环境。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及人口增长模式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湿地破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4 分

下图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此回答21~22题。

21.造成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处我国大的地层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

B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

C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

D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22.郑西客运专线的开通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拉近西部大城市和中部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B加强煤炭的外运能力,促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C促进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给的材料和仔细观察图

考查方向

考查地质构造的知识

解题思路

建隧道经过的地质条件很恶劣,图中的山体构造是背斜

易错点

容易忽略山体的构造

教师点评

中度题目,容易被材料干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考查方向

考查交通运输线带来的影响

解题思路

联系当地的经济实际情况,交通线开通后会带来当地的经济什么的变化

易错点

是选“不正确”的,容易粗心看错

教师点评

容易到宝宝不会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材料一  雅西高速公路东起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素有“天漏”之称的雅安,西到降水集中的四川凉山州冕宁县(靠近西昌)。全长240千米,总投资约206亿元。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全线桥隧比高达55%,全线有桥梁270座,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拥有“中国最美高速公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路”“中国真正的天路”等一系列称号。

   

材料二  雅西高速公路是(北)京昆(明)高速在四川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到东南亚的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它将物产富饶的攀(枝花)西(昌)地区同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三  在雅西高速的长下坡路段,常可以看见紧急避险车道,如下图(1),下图(2)为其平面布置图。可以给刹车失灵,车速过快的车辆提供较安全的减速、停车的作用。

图(1)

图(2)

36.简述雅西高速被称为“中国真正的天路”的原因。

37.2012年4月,雅西高速试运营,凤凰卫视、四川天府早报等媒体均以《奔向阳光》为题,从雅安到西昌作了全景报道;结合材料一试分析记者为什么说从雅安到西昌是奔向阳光。

39.结合材料二,简析雅西高速建成通车的经济意义。

40.根据材料三,说明紧急避险车道能够避险的基本原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该公路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区,很多路段都由高大的桥梁构成,穿行于空中;所以被称为“真正的天路”

解析

从材料和图示中可以得出,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区,桥隧占路的比例大,像在空中修路,穿行于空中,故称为天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交通线特征的成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以获取整条高速公路线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间,山峦重叠,地势险峻。全线桥隧比高达55%,全线有桥梁270座,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拥有“中国最美高速公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路”“中国真正的天路”等一系列称号。故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材料中的雅西高速公路位于海拔高,架桥多,故被称为天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交通线特征的成因,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低,常与地形,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多阴雨天气,日照缺乏;西昌雨季集中,晴天较多,且地处(川西/青藏)高原,大气洁净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丰富所以从雅安到西昌是“奔向阳光”。

解析

根据题意和材料,说明雅安光照弱的原因,西昌光照强的原因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气候、光照等自然地理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材料中一中即可得出,雅安被称为“天漏”之地,说明其降水多,多阴天,缺乏光照,西昌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干净,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亮度大,故从雅安到西昌被称作“奔向阳光”

易错点

根据材料和题意,从雅安到西昌被称为“奔向阳光”,说明雅安光照少,西昌光照强即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特征的光照,气候,天气等知识。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农业,新能源的利用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完善国家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畅通四川省南北进出川高速通道;改善沿线区域交通条件,推进攀西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旅游人文资源带开发;进一步改善四川省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工业化和城市化。

解析

交通线修建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结合材料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回答即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交通线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交通线修建地理意义,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国家战略等意义。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完善国家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畅通四川省南北进出川高速通道;改善沿线区域交通条件,推进攀西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旅游人文资源带开发;进一步改善四川省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工业化和城市化。

易错点

交通线修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交通线修建的意义,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低,常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大坡度且呈上坡的避险车道和制动坡床让车速迅速下降;颗粒粗大的碎石阻力(摩擦力)较大,利于车辆停下;厚厚的碎石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可以对急剧停止的车辆和乘客起保护作用。

解析

根据避险车道的坡向和避险车道铺设粗石的作用即可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考查交通线修建的地理原理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布置紧急避险车道,可以给刹车失灵,车速过快的车辆提供较安全的减速、停车的作用。避险车道为上坡车道,同时避险自动坡床是由粗大的碎石铺设,可以增加路面与车轮的摩擦,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易错点

避险车道的坡向和避险坡床的铺设物质的作用。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交通线修建,所利用的原理,

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低,常与地形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4.电子商务利用网络技术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信息进行整合。据此,回答第14题。电子商务

A即时生产和销售,增加销售成本

B对交通、地价因素的依赖性减弱

C打破地域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

D运输方式单一,缩短了物流时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降低销售成本是电子商务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A 选项错;电子商务对交通依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所以B选项错;电子商务因运输方式多样而灵活,所以D选项错,依据题目信息材料容易判断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解题思路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题目所给材料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

易错点

B选项错误。错把低价因素印象与交通因素混为一谈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25.徐宿淮盐高铁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B河道众多,水网稠密

C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D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读图可知,徐宿淮盐高速主要穿过我国黄淮平原地区,起伏小,有利于修建和运营安全,A对。河道众多,水网稠密是不利条件,B错。修建高铁对劳动力需求不大,C错。

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对快捷交通需求大,D对。

考查方向

交通运输线布局条件

解题思路

依据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条件分析

易错点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影响因素掌握不准确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  我国交通运输耗能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南方小于北方

B东部小于西部

C沿海大于内陆

D平原大于高原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通过材料“交通运输耗能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公路大于铁路,铁路大于水运)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可知,沿海小于内陆、东部小于西部,平原小于高原。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中国交通运输和地图的判读。

解题思路

1、通过材料“交通运输耗能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公路大于铁路,铁路大于水运)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可知,沿海水运便利,内陆多公路、铁路,平原铁路便利,故耗能沿海小于内陆、平原小于高原。

2、我国东部沿海且多平原,西部处内陆且多高原山地,故能耗整体东部低于西部。

易错点

该题学生由于对问题分析不清,对我国南方和北方界线不清,地图没有认真分析,容易凭主观错选A。

知识点

交通运输方式与区位选择
下一知识点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