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30.金属铝、铁、铜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科研关系密切。

(1)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冶炼金属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采用石墨、铁棒作为电极,电解除去废水中的CN(C为+4价。下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过程中,阴、阳两极均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阳极区两种离子的放电产物会进一步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C12+CNO+OH→□+Cl+CO32-+H2O(未配平)。

①铁电极应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填写电极名称)。

②上述反应方程式配平后“□”内应填写_______。

③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和______。

(3)用 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4)硫酸铝铵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发生了水解;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硫酸铝和硫酸铝铵两种水溶液,c(Al3+)较大的是________(填“硫酸铝铵”或“硫酸铝”)溶液。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抓住高锰酸钾的常规考察点:强氧化性;理解书本实验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的背景:草酸具有还原性。

B. 要理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并灵活应用。

C. 熟记NO2与N2O4之间的化学平衡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移动过程。

D. 理解Mg2+的水解,哪些因素会使水解程度增大,进而影响到蒸发结晶的产物判断。

考查方向

A.考察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草酸有还原性。

B. 考察非金属性强弱比较。要想证明溴比碘的非金属强,需设计溴置换碘的实验。

C. 考察NO2与N2O4的平衡转化受温度的影响因素。

D. 考察Mg2+的水解,但要区别MgSO4与MgCl2溶液的不同点。

解题思路

A.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是中学常见反应(选修4,研究反应速率的实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可证明草酸有还原性。

B.足量氯水都能置换出溴与碘,但不能证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要想证明,需设计溴置换碘的实验。

C.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与N2O4的转化是化学平衡中的基本知识。

D. 氢氧化镁能溶于稀硫酸,蒸发浓缩结晶能得到硫酸镁晶体。硫酸镁溶液蒸发时,不需要考虑Mg2+的水解,要区别MgSO4与MgCl2溶液在蒸发浓缩时Mg2+水解的不同点。

易错点

B选项只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不能证明溴与碘之间的关系。

教师点评

综合考察几个小实验,有课本上的基础实验,有基于反应原理而设置的实验,需要有一定的综合理解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判断。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7.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因盐酸易挥发,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则不能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盐酸进行实验,故A错误

B.苯与酒精互溶,无法通过分页操作进行分离,故B错误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用于制取少量的氧气,故C正确

D.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本题选择C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A.因盐酸易挥发,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

B.苯与酒精混溶,不会分层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易错点

不会用强酸制弱酸原理比较酸性的强弱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解液的pH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 次.

D分液操作中,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则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故A正确;B.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不能湿润,湿润的pH试纸测定醋酸的pH偏大,故B错误;C.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否则浓度变小,则润洗2~3 次,故C正确;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B.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不能湿润;C.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否则浓度变小;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易错点

混淆实验操作要点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4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