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
A.15%
B.5%
C.14%
D.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GDP通常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根据二者的定义,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GDP等于GNP
B.GDP小于GNP
C.GDP大于GNP
D.GDP可以大于、等于、小于GNP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学知识。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所以GDP可以大于、等于也可以小于GNP。
GN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 )收入。
A.最终产值
B.国内的净要素
C.国外的净要素
D.最终附加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GN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大于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它是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而得。如果一国的GNP超过C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利息、工资、利润、租金等收入多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反之,如果GDP超过GN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要素收入少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 )的增长。
A.经济产出
B.居民收入
C.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
D.经济收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它不仅要求经济产出增长,并且要求这一产出增长使得居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要实现的四个基本目标之一。其衡量标准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