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49年增长20倍,上升到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000多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100位以后。1957~2005年48年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10多倍,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却只增长3.2倍(按可比价计算)。另外一组数字是:我国人口从1950年的55196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111026万人,增长1倍多。这些数字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人口发展
B.人多力量大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物质生产是人口生产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通过人及其活动(首先是生产活动)来表现其物质性。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题干数字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被人口快速增长抵消了,这反映了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干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的是______。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生产净值(NNP)
D.国民生产总值(GNP)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

A.经济结构优化
B.人口素质提高
C.社会制度的调整
D.国民收入的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强调总产出量的长期变动,实践中通常由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的增长来反映。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A.等于
B.高于
C.略高于
D.明显高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力量,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哪些等式是正确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B.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C.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D.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E.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暂无解析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