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比。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增长33.6%,加快6.8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223亿元,增长32.7%,加快9.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9833亿元,增长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878亿元,增长16.4%。上半年,进出口总额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进口4246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减少21亿美元。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954元,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1512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78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89元,增长31.4%。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
A.139862亿元
B.147953亿元
C.148632亿元
D.151429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139862亿元,故选A。
中 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 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报告提出,纵观国际 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 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 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 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 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 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包括( )。
A.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B.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D.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 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 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此可知A、B、C三项正确,而D选项中经济快速发展不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B、C。
[深圳发展银行] 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中人教育精析]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由此可知A项为数量指标。
下列哪些等式是正确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B.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C.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D.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E.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间接税+津贴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暂无解析
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和出口价值之和
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E.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统计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产法和消费法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同步指标是指那些与经济活动同步变化的经济指标。主要的同步指标包括 ( )。
A.国内生产总值
B.工业生产指数
C.个人收入
D.非农业在职人员总数
E.制造业和贸易销售额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摘自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
材料2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初步预计,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5.7%,年均实际增长10.6%,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连续18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摘自中国新闻网(2011年3月1日)
材料3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下一步的发展,关键是要攻克长期形成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实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地位不断上升,国际思想文化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文化产业实力和影响的竞争。如何使本国主流文化同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在国际上发挥更大影响,如何尽快壮大本国文化产业、推动本国文化更好走出去,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战略课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但还不是当今世界文化强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肯定和认同,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和舆论的局面还没有改变,中华文化走出去还存在很多障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我国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更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不相称。通过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借鉴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壮大我国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给我们提出的紧迫课题。
――摘自人民网(2011年10月27日)
从文化软实力角度分析综合国力的竞争。
正确答案
文化是软国力,但其作用不一定“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也是一种力量。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和抵制,消亡与保护展开着复杂的较量。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文化之间的合作、融合与竞争、冲突,呈现出一种复杂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坐标的纵轴代表总需求,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45°线表示了( )之间的等量关系。
A.实际产出和均衡产出
B.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C.国民收入和总产出
D.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A项45°线与总需求线相交决定的国民收入才代表实际产出和均衡产出之间的等量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B.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中间同时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