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近年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法构成中的商品和劳务净出口一项为( )
A.负数
B.正数
C.时正时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近年来,美国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赤字,因此商品和劳务净出口一项为负数。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
正确答案
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着重要的资源挑战。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单纯注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扩张,注重数量和规模,而转向注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面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X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A.投资率
B.融投率
C.产投率
D.A投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以下关于常用经济术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GDP),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B.国民收入在价值构成方面,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只计算净产值
C.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D.内向型经济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的经济,即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原进口商品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故C项说法错误。
( )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A.投资率
B.融投率
C.产投率
D.A投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投资率法是指首先确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 (即投资率),从而测定年度投资总规模的预期目标。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2,在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图2,2009年以来,第三产业的累计增速最快,但这不能确定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D项正确。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09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265亿元
B.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
C.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
D.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不足全国总量的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A项,由文字第二段可知,2009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是324.5÷(1+20.1%)=27X>265亿元,A正确;B项,由文字第四段知,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B正确;C项,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为597.3÷(1+27.6%)<600÷(1+25%)=480亿元,C错误;D项,由最后一段知,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则未超过300亿元的不到45%,D正确。综上,答案选C。
1985~199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额最大的年份是()。
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比较计算类。截位法并口算四个选项,可知1994年GDP增长额最大。故选B。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人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______。
A.2.9倍
B.2.6倍
C.2.5倍
D.2.2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为1186.4+597.3=1783.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185.5÷1783.7≈5200÷1800≈2.88倍,最接近的是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