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 )。
A.3%
B.2.5%
C.4%
D.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
下列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其衡量指标中,对应正确的是( )。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的衡量指标
A.国际收支平衡 通货膨胀率
B.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C.物价稳定 失业率
D.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贸易收支是衡量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衡量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指标是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是衡量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指标。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说明: 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 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午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设1995年总值为x,1994年为y, 1993年为2,则,100/y=107.6,100y/2=98.1,计算出x/y=1.076,y/z=0.981,x= 1.056z,得出x比z大,A为正确;同理B,C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D。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十一五”期间发展教育应该( )。
A.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全国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
B.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
C.有重点地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继续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D.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
E.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在衡量外债规模大小的指标中,偿债率是指( )。
A.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
B.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C.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D.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偿债率,即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B项是负债率;D项是债务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
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C.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D.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3%,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5.7%,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3.1%,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3.1%,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与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1%,比200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49.3%,接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比2000年提高近一倍;是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5%,比2000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2007年仍然位于第四位,但是位于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国民总收入(GNI)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90美元,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000美元,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新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我国人均GNI与世界人均GNI水平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0.1%,2001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9.2%,比1978年高9.1个百分点,2007年相当于世界平均国民收入的29.7%,比1978年高19.6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的209个国家、地区排名中,我国人均GNI在世界排名中由1997年145位提升到2007年的132位。2001-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GDP年平均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序是()。
A.美国、日本、德国
B.日本、德国、美国
C.德国、美国、日本
D.德国、日本、美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C。设2000年我国GDP为a,2005年我国GDP为b,则2000年美国GDP为a÷l2.3%=8.l3a,日本为a÷25.7%=3.89a,德国为a÷63.1%=1.58a。同理可算出,2007年美国GDP为5.52b,日本为2.03b,德国为1.24b。从而算出美国五年的增长率为5.52b÷8.13a=0.679(b/a),日本为2.03b÷3.89a=0.522(b/a),德国为1.24b÷1.58a=0.785 ,这样三者总的增长率从快到慢为德国、美国、日本,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是这个顺序。
①到1995年全地区城市失业率达到7.2%的高水平
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制约,自1996年起失业问题仍在继续加重
③进入90年代后,虽然宏观经济逐步稳定,国内生产总值恢复增长
④众所周知,拉美的失业问题在债务危机爆发后开始恶化,失业率逐渐增加
⑤但劳动市场却发生逆转,失业率反而开始增加
⑥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力图缓解失业问题,但始终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③⑤⑥②①
B.③⑤⑥④①②
C.④③⑤⑥①②
D.④③⑤①⑥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首句以④或③开头,如果以③开头,④在⑥①之间明显不符合连贯性原则,所以④为文段首句,排除B项;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由转折关系可知③⑤为一组,由时间顺序可知③在①前、①在②前,故排除A项;⑥放在①②之间,更有说服力,在1995年失业率最高的时候,拉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缓解失业问题,但是没有明显效果,直到1996年失业率又开始增加。故正确选项为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