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两、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和试验发展总经费支出的比重是( )。
A.84%
B.78.2%
C.82%
D.77.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可以求出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后,再求比重。但由于数据较大,可以从比例入手,2007年总经费的增幅是23.5%,试验发展经费的增幅是29.5%,所占的比重是82%,因此2006年所占的比重是:(1+23.5%)÷(1+29.5%)×82%≈78.2%。
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______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A.监控
B.审核
C.管理
D.监控和评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300亿美元。1960年,达到614亿美元。之后,每年的GDP总量呈稳步小幅上升态势。1972年突破1000亿美元,之后用了10年的时间达到2021亿美元(1982年)。从此以后,我国GDP总量逐年稳步大幅增加,2008年达到38600亿美元。1960年,我国GDP与世界的比重为4.6%,1987年曾一度跌至1.6%,此后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8年的6.4%。 注:俄罗斯为1990至2008年增长率。
1960年,世界GDP总量为______。
A.13159亿美元
B.13348亿美元
C.13576亿美元
D.13722亿美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6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14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4.6%,则世界GDP约为614÷4.6%≈133XX亿美元(首数法),应选择B。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相较上一年增加了( )。
A.706亿元
B.872亿元
C.882亿元
D.902亿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由“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可知,2006年的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是:3710.2÷(1+23.5%)≈3004.2(亿元),因此2007年相较上一年增加了3710.2-3004.2=706(亿元),本题选A。
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投资。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BCD三项都是资本形成,属于投资,而购买政府债券不属于投资。
在衡量外债规模大小的指标中,偿债率是指( )。
A.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
B.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C.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D.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偿债率,即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国际收支口径)之比。B项是负债率;D项是债务率。
在建投资总规模按倍数法测定时,在建投资总规模等于( )。
A.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C.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D.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目前我国实际编制的以下价格指数中,采用单项物价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法的是()。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E.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
A, B, C, E
解析
[解析] A、B、C、E项,均采用单项物价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项,计算公式为: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二报告期现价 GDP/报告期可比价GDP。
“十二五”时期,国家应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
A.4%
B.8%
C.10%D.14%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净出口
B.国内生产总值=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C.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D.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折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