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三、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26―130题。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 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 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 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根据资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9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265亿元
B.2010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第二高的行业是医药制造业
C.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投入R&D经费超过480亿元
D.2010年R&D经费未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投入经费之和不足全国总量的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2009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资为324.5/(1+20.1%)≈270(亿元),A项说法正确。B项,根据资料第四段内容不能判断在2% ―2.04%之间还有没有别的行业,因此B项说法无法判别正误。C项,由资料第三段内容可知2009年的R&D经费约为 597.3/(1+27.6%)<600/1.25=480(亿元),故C项不正确,本题选C。由资料最后一段首句内容可以判断D项说法正确。
通货膨胀的测定指标包括(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IP)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l)
D.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指数
E.商品批发价格指数(IRP)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2007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与县及县级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相比,增速()
A.相同
B.略快
C.略慢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2.1%-4.9%=17.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7%-4.9%=15.8%。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对GDP定义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五个要点: (1)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可用货币衡量。 (2)计算的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3)它计算一定时期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存货被看作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4)GDP为地域概念,GNP为国民概念。 (5)它是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地下经济则不算在其中。
最普遍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机制方法是按______计算的。( )
A.货币金额
B.生产要素成本
C.市场价格
D.要素产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最为普遍采用的。
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
C.从收入角度看,它是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D.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E.从使用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及总出口价值之和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Per capita GNP has grown at an average rate of 7.6% from 1980~1992.( )
A.从1980年至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7.6%。
B.从1980年至199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7.6%。
C.从1980年至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6%。
D.从1980年至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7.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这一题的经济术语比较多,但并不难做出选择。注意一些常用的经济术语per capita, GNP, at an average rate意思分别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率。B选项中“国内生产总值”为GD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产品总量的一个指标。但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占C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请回答:
(1)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绿色GDP核算指标的运用及其意义。
(2)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原理说明应该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正确答案
(1)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和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观点去认识和处理问题,防止孤立、静止、片面和否认矛盾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绿色GDP核算指标的运用,既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又反映负面影响,其计算结果是比较全面的。运用这种核算指标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地理环境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其作用还要受到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解析
暂无解析
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98亿,居世界第2位。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手机网民数达到1.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640286.7Mbps,11年间增长了25207倍。2008年底,我国IPv4地址数已从2001年底的0.2亿个增加到1.8亿个,全球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3位;域名总数达到1682.6万个。其中国家CN域名在2007年平均每天增长2万个,2008年底已达到1357.2万个。网站总数由2000年的26.5万个增长到2008年的287.8万个,年均增长34.7%。2002年,我国的网页数为1.6亿个,2008年网页数达到160.9亿个。
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99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到2008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7400万,占网民总数的24.8%。2008年底,我国使用网络媒体的网民比例达到78.5%,使用电子邮件的网民比例达到56.8%,使用网上教育的网民比例达到16.5%,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
若我国手机网民全部使用网络媒体,则2008年底,非手机网民中使用网络媒体的比例约为( )。
A.36%
B.50%
C.64%
D.78%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我国手机网民为1.2亿,非手机网民为2.98-1.2≈1.8亿,使用网络媒体为2.98×78.5%≈3×0.8=2.4亿,则2008年底,非手机网民中使用网络媒体的比例为(2.4-1.2)÷1.8≈66%,与C项最接近。故选C。
( )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代表性指标,也是研究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关系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A.国内生产总值
B.工业生产总值
C.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D.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代表性指标,也是研究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关系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