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3亿元,增长9.1%。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增加。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
Ⅰ.2011年3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
Ⅱ.2010年3月粗钢的产量超过生铁的产量
Ⅲ.2010年一季度轿车的产量占汽车产量的60%以上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Ⅰ,由表格数据可知2011年3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正确;
Ⅱ.2010年3月粗钢产量为[*]万吨,生铁产量为[*]万吨,粗钢的产量超过生铁的产量,正确;
Ⅲ.2010年一季度轿车的产量占汽车产量的[*]0.532+0.532×0.005<60%,错误。
综上,有2个说法符合资料,应选择C。
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678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543亿元,增长9.1%。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增加。
2011年1-2月水泥总产量同比增长率为( )。
A.7.2%
B.10.1%
C.18.9%
D.20.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由于2011年1-3月水泥总产量同比增长率18.1%大于3月同比增长率29.8%,则1-2月同比增长率应小于18.1%,排除C、D。2011年1-2月水泥总产量为3698-16456=20529万吨,2010年1-2月为[*]≈30800-2700=18100万吨,则所求增长率为[*]=13.3%,B项最接近。
实际GDP是指( )。
A.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B.用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C.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D.用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我国GDP在“十一五”末已跃居世界()位。
A.第一
B.第二
C. 第三
D.第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 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
国内生产总值按产出可能实现的不同,分为( )
A.收入GDP
B.潜在GDP
C.生产GDP
D.产出GDP
E.实际GDP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精析] 实际GDP是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的,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实际GDP会由于消费模式、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等变化出现较大的变动。潜在GDP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它由可获得的资本、劳动、土地等投入和技术效率决定,多呈现缓慢而稳定的增长。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但经费投入强度没有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共有几个省市(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12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省市中,有7个省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的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但经费投入强度没有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省市有5个,分别为广东、山东、四川、湖北和河南,因此本题选B。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但经费投入强度没有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共有几个省市?______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在12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省市中,有7个省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的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但经费投入强度没有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省市有5个,分别为广东、山东、四川、湖北和河南,因此本题选B。
2003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大,1至2月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高达483亿元,同比增长45.8%,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8.6%,减亏幅度加大16.6个百分点,一季度国内财政收入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27.9%。2002年1至2月工业企业的利润是多少亿元()
A.331.3
B.312.7
C.359.6
D.332.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2000年—2005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
我国2000年—2005年期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亿元。
A.58806.1
B.16056.2
C.11761.2
D.7821.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增长量的计算。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即8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58806.1。
以下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重要指标,解释错误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B.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C.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而只计算净产值
D.社会总产值既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也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并把中间投入(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的价值)也计算在内,有重复计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