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3岁患儿于夏季突然发病,高热4小时,体温39.5℃,惊厥3次,无呕吐、腹泻,血压降低,脑脊液中WBC8×106/L,蛋白(-),糖3.0mmol/L。外周血WBC21.0×109/L,中性粒细胞80%。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中毒性菌痢
C.乙型脑炎
D.结核性脑膜炎
E.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正确答案是中毒性菌痢。该病好发于夏秋季,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明显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早期可无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不久很快发生反复惊厥、嗜睡、昏迷,休克和呼吸衰竭。夏季是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因此往往需要与中毒性菌痢鉴别,但其起病略缓,进入极期后才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表现,而且很少出现休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季节主要在冬、春季。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缓慢。这些中枢性感染疾病脑脊液均有异常改变。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女性,2岁。高热,面红气粗,频繁呕吐,神昏谵语,惊厥3次,舌红绛苔黄干,脉弦有力。检查:颈抵抗(+),腰穿示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5200×106/L,多核0.83。应首先考虑的是

A.病毒性脑炎,痰热壅盛证
B.结核性脑膜炎,热入心包证
C.结核性脑膜炎,热甚伤阴证
D.化脓性脑膜炎,毒邪内闭证
E.化脓性脑膜炎,气营两燔证

正确答案

D

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除有一般脑膜炎特征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混,细胞数多在300×106/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正常或略高,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结核性脑膜炎――常有结核病接触史。起病较慢,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伴肺部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混浊,细胞数多在500×106/L以下,蛋白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含量减少,静置24小时可见薄膜,将薄膜涂片可找到结核杆菌。毒邪内闭证候:突然而热,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神昏抽搐,面红气粗,舌质红,苔黄干,脉弦有力。脑脊液白细胞高,可排除病毒性脑炎,分类以多核为主,可不考虑结核性脑炎,故首先考虑化脓性脑炎。
[考点] 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引起该病的主要细菌毒素是

A.侵袭力
B.异染颗粒
C.外毒素
D.内毒素
E.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白喉杆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毒素。外毒素损害黏膜,导致纤维蛋白、坏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凝结而形成假膜。外毒素吸收可引起寒热、头身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6个月以下婴儿粟粒型肺结核的特点是

A.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发绀
B.病情重而不典型
C.起病急,有高热和严重中毒症状
D.皮肤可见粟粒疹
E.全身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6个月以下的患儿患粟粒性肺结核的特点为病情重而不典型累及器官多,特别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者居多。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者反复大剂量注射阿托品后,原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又出现兴奋心悸、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排尿困难等症状,此时应采用______

A.山莨菪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
B.毛果芸香碱对抗新出现的症状
C.东莨菪碱以缓解新出现的症状
D.继续应用阿托品可缓解新出现症状
E.持久抑制胆碱酯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时用阿托品

A.中、重度中毒需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B.能解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C.能迅速制止骨骼肌震颤
D.能迅速解除M样症状
E.必须及早、足量、反复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急性腹膜炎手术时,放置引流的目的是( )。

A.控制炎症
B.减轻中毒症状
C.引流腹腔内积气
D.促进炎症局限
E.便于向腹腔注入抗生素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知识点] 急性腹膜炎护理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病程相对较长,中毒症状多不明显,洞壁较厚,多呈偏心空洞,内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围多无炎性浸润。

A.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
B.支气管肺癌
C.囊肿继发感染
D.肺脓肿
E.细菌性肺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反跳

正确答案

部分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者在中毒症状明显好转后数日至一周内可发生病情的急剧恶化,常因突发肺水肿、尽力衰竭、脑水肿或呼吸停止而死亡,称为反跳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服用苯妥英钠引起急性中毒时(血药浓度达20~40μg/ml)的主要表现为

A.腹泻
B.皮疹
C.眼球震颤
D.复视
E.共济失调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抗癫痫药中毒时的症状。
服用苯妥英钠(大仑丁、二苯乙内酰脲)引起急性中毒时的表现为:轻度中毒时有头痛、眩晕。当服药过量血中浓度达20~40μg/ml时即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如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超过50μg/ml时则可发生严重的昏睡以致昏迷状态。C、D、E选项正确。药疹亦名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它系统。引起药疹的药物有:①抗生素类,抗生素中不少可导致药疹,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②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③磺胺类;④解热镇痛类,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的发病率最高,保泰松引起的药疹也很常见;⑤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甲丙氨酯(眠尔通)、氯普噻吨(泰尔登)、苯妥英钠等,以苯巴比妥引起者最多;⑥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⑦中药也可引起药疹,如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但这属于苯妥英钠正常应用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不是急性中毒的表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DE,此题提示要掌握一些常见药物的中毒及解救。

百度题库 > 执业西药师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