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 共1835题
食管镜检查造成食管穿孔,以下治疗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伴有食管恶性病变时应选择食管切除术
B.如食管破口大、污染重,则可行颈段食管外置、空肠造瘘术
C.术中如发现穿孔处污染不重,血运好,则可行穿孔一期修补
D.小穿孔、污染轻、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者应立即手术修补
E.如未及时发现,纵隔污染严重,则采取胃肠减压、充分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细菌性肝脓肿()
A.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明显
B.起病不久即发生中毒性休克
C.肿大的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结节
D.起病较慢,病程较长
E.仅有少数病人因感染严重而有轻度黄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农民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农药中毒症状等,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哪些措施是错误的
A.及时使用阿托晶
B.大剂量合用解磷定和阿托品
C.吸氧、输液
D.迅速用青水清洗受染眼部
E.肥皂水清洗皮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有关SARS进展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数患者出现ARDS
B.多发生在病程的8~14天
C.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进行性加重
D.肺部阴影发展迅速
E.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不包括
A.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同时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B.儿童颌周蜂窝织炎,炎症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等
C.皮肤表面发红,稍触痛,炎症范围较局限
D.局部疼痛加重,呈搏动性跳痛,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呈凹陷性水肿
E.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症区皮肤发红、发亮,肿胀局限,压痛明显,有波动感形成;②深部脓肿可触及,或病变区有明显的压痛点及指压处有凹陷性水肿,穿刺抽出脓液者;③口底蜂窝织炎,尤其是腐败坏死性感染或小儿颌周蜂窝织炎,出现呼吸、吞咽困难;④脓肿已破溃,但是引流不畅;⑤结核性冷脓肿,保守治疗无效或行将破溃时,应予以切开引流。
男性,20岁,低热、盗汗、咳嗽、血痰 1个月。胸片示右上肺小片状浸润影,密度不均。确诊应选择的检查是
A.PPD试验
B.痰TB-DNA
C.血清中结核抗体
D.痰检抗酸杆菌
E.血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青年男性病人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血痰及胸片发现的小片状密度不均浸润影,应考虑肺结核,确诊需从痰中检测抗酸杆菌即结核杆菌。
下列苯巴比妥中毒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无力、失眠、手颤( )
A.轻度中毒
B.血药浓度20~40μg/ml
C.血药浓度超过40μg/ml
D.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
E.慢性中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何谓坏疽,坏疽可分为哪些类型,各型病变特征
正确答案
坏疽为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可分为以下三种:①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末端如指、趾、手、足、臂、腿等处,病变部分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的炎症分界线。由于坏死组织较干,不利于腐败菌生长,所以,干性坏疽的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②湿性坏疽,多发生于内脏如阑尾、怖、肠、子宫等,病灶局部明显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伴有恶臭,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的分界线不明显,中毒症状明显。③气性坏疽,因合并产气的腐败性细菌感染,在损伤的组织中有大量气体,压之有捻发音,中毒症状严重。
解析
暂无解析
肾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尿频、尿急、尿痛
B.肾区疼痛
C.血尿、脓尿
D.肾区包块
E.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题思路] 约75%~85%病人有尿频和尿痛症状。最初脓尿刺激引起尿频,当膀胱出现结核,尿频加剧,并伴有尿急、尿痛。
有机磷引起中毒的机制是
A.直接兴奋M受体
B.直接兴奋N受体
C.持久地抑制磷酸二酯酶
D.持久地抑制胆碱酯酶
E.持久地抑制单胺氧化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机磷酸酯类分子中的磷原子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羟基的氧原子形成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堆积,出现乙酰胆碱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抢救,酶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老化”,此时即使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也难以恢复酶的活性。必须等待新的胆碱酯酶合成后,才能水解乙酰胆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