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不同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不同的,例如木与木的动摩擦因数是0.30,木与金属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0.现分别用木与金属制作成多个形状一样,粗糙程度一样的长方体.选择其中两个长方体A与B,将它们叠放在木制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A叠放在B上,用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在B上,当拉力大小为F1时,A、B两物体恰好要分开运动.如果B叠放在A上,当拉力大小为F2时,A、B两物体恰好要分开运动.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F1>F2,可确定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

B如果F1<F2,可确定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

C如果F1=F2,可确定A、B是同种材料

D不管A、B材料如何,一定满足F1=F2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将A、B间的摩擦力看做滑动摩擦力,并设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上面的物体 (质量设为m),加速度满足:μmg=ma,可得:a=μg,即不论是A在上,还是B在上,A、B 恰好要分开运动时 的加速度是相等的.所以,不能判断上面物体的性质.

对于A、B整体,质量设为 M,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设为 μ′,加速度满足:F-μ′Mg=Ma

可得拉力 F=μ′Mg+Ma,所以,μ′小,则拉力 F小

根据题意知:B 在下时拉力为F1,A 在下时拉力为F2

所以,F1>F2,B的材料是木,A的材料是金属,选项 A 错

B、F1<F2,A的材料是木,B的材料是金属,选项 B 对

C、F1=F2,A、B是同种材料,选项 C 对

D、由上知:选项 D 错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时(  )

A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最重的点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物体间的弹力越大,则摩擦力越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物体的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集中点.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一定产生于两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且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若动摩擦因数不变,物体间的弹力越大,则滑动摩擦力越大,静摩擦力可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停止向左运动之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C当拉力F突然改为向左时,摩擦力也要立即改变方向

D当突然撤掉F时,摩擦力也立即消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由于物体一直向左运动,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水平向右,

与拉力方向及大小均没有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C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D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能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木块无初速度释放于水平匀速运动的皮带,木块与皮带均向前运动,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能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例如:木块无初速度释放于水平匀速运动的皮带,木块与皮带均向前运动,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

C、当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地面受到滑动摩擦力,但地面是静止的,所以C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而不是静摩擦力.所以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50N的压力F把重4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______N;若压力F增大为100N,则墙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N.

正确答案

静摩擦力

4

4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和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就等于木块的重力4N.

本题中摩擦力的大小和重力相等,而与压力大小无关,所以当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静摩擦力,4,4.

下一知识点 : 静摩擦力的计算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