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 共79题
读下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沿19°S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形成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N海域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N海域成为世界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曾在M处附近的海域救援过84只遭受石油污染的企鹅,试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寒流
(2)联系了亚、非、欧三大洲,是中东石油等重要资源输往欧洲和美洲的重要通道。
(3)位于热带、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周围大陆注入的淡水少;海域闭塞,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4)形成油膜覆盖海面,影响海一气相互作用;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危害海洋生物和人体健康,滨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渔业受损。
环渤海地区被经济学家誉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必将强力助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这一“引擎”。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图是山东半岛某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图,乙图是该县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图。两图中A代表1994年的情况,B代表2008年的情况。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示意图。
(1)山东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一,分析促使该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促进环渤海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沟通与联系,今年全国“两会”上,委员们力荐将渤海通道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南段建跨海大桥,北段挖海底隧道。从图示信息看,该方案如此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津唐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概述该地区工业趋向于滨海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③市场需求量增大。
(2)渤海海峡南段有许多岛屿连串,方便架桥;而北段为广阔海域,宜铺设海底隧道。
(3)山东半岛与日韩隔海相望,北临渤海湾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西连黄河流域,接长三角,地理位置优越;山东半岛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类型多样丰富,且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
(4)有利条件:①煤、铁矿、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②交通便利;③劳动力充足;④市场广阔;⑤科技发达;⑥国家政策支持等。主要原因: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局面;②减轻城市交通和环境压力;③便于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纬度高,热量不足。海岸线漫长,多峡湾;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沿海不结冰。
(2)离铁矿产地近;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水电);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临海,海运条件优越,便于产品输出;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3)重视发展教育,人口素质高;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国家实施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写其中3点即可)
读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从P国进口优质铁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海洋_______资源。
(3)Q处某岛国即将被海水淹没,这里的海域将属于_______,海底将成为_______________,均为全人类共享财产。
(4)简要分析D沿海地区没有形成大盐场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A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
(2)空间
(3)公海;国际海底区域
(4)地形崎岖,缺乏大面积泥质海滩;降水丰富,阴雨天多,不利于海水蒸发。
北极地区石油储量丰富,占全球未开采石油的13%到30%,图为“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地壳活跃,所以______(能源资源)丰富。(3分)
(2)北极地区石油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北冰洋利益角逐中,__________(填国家名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国开发利用北冰洋资源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5分)
(4)北冰洋石油资源开发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第(1)题,冰岛位于大西洋,两侧分属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冰岛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地热资源丰富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北极地区的争夺主要是为了资源和交通。第(2)题,根据“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结合图例,可推知北极地区石油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从海陆分布可看出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或大陆架)。
第(3)题,从地图看俄罗斯基本环北冰洋一半,所以在北冰洋利益角逐中俄罗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应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其开发的区位条件。
第(4)题,北冰洋石油可能会从深海勘探阶段进入到开发利用的领域。北冰洋目前仍是一个纯净的自然环境,油气的开发必然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
点评:本题以“北极地区可能的石油储量及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世界板块构造及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问题。主要锻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全球变暖及资源紧张必将导致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争夺这将导致北极地区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