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共537题
读印度洋洋流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该洋流图是印度洋 月份洋流图,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附近有 经过。
(2)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 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
。
(3)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7 A 马达加斯加暖流(3分)
(2) 东 加快出事海域的海水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3分)
(3) 因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使鱼类窒息;海水污染,使鱼类中毒(2分)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西向东流,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图示A海区受暖流影响,故增温增湿。(2)根据图示由于南亚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故海洋污染将向东面漂流,洋流对海洋污染起扩大污染范围,加速净化速度的作用。(3)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即油膜覆盖海面,导致了水中缺氧,故鱼类大量窒息或中毒死亡。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北印度洋冬夏季风风向的差异进而分析北印度洋洋流方向的差异,并能结合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分析。
读“世界大洋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在图中画出箭头表示洋流流向。(2分)
(2)图中为暖流的洋流的数字代号是________,寒流的数字代号是________。从一般规律来看,南、北半球中低纬的大 洋东岸为________,大洋西岸为________。(7分)
(3)若此图属于大西洋洋流图,则图中洋流名称是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⑥________,北大西洋东岸的著名渔场为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1)画图略(2分)
(2)①②⑤ (2分) ③④⑥⑦ (3分)
寒流 暖流(2分)
(3)墨西哥湾暖流 加那利寒流 西风漂流 北海渔场(4分)
试题分析:(1)结合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呈顺时针,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呈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呈逆时针,南半球中高纬环流呈顺时针。(2)结合上题的洋流流向,①⑤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为暖流,②表示北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暖流。而③④⑦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故判断为寒流,⑥为西风漂流,按性质属于寒流。直接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南北半球中低纬的大洋东岸即③⑦,为寒流,大洋西岸即①⑤为暖流。(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则①位于北美洲的东南部,为墨西哥湾暖流,③流经非洲的东北部,为加纳利寒流;⑥为西风漂流。北大西洋东岸即靠近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自北冰洋冷水南下,而形成北海渔场。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大洋环流分布的模式图,结合洋流的流向和分布可判断洋流的性质,并结合洋流流经的地理位置判断洋流名称和洋流影响形成的渔场等内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A、C、D、E中属于寒流的是 和 ;(2分)
(2)在①②③④中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如果是在太平洋中,该渔场是 渔场,该渔场是由 、 两个洋流交汇而成,如果是在大西洋西岸,该渔场是 渔场。(5分)
(3)若此海域位于太平洋,那么洋流①的名称是 ,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分)
正确答案
(1)D、E(2分)
(2)③、北海道、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纽芬兰(5分)
(3)西风漂流、降温减湿、增温增湿(3分)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洋流流向,来自较高纬度的洋流应为寒流,故D、E属于寒流。(2)寒暖流交汇处利于形成渔场,故图示③处可能形成渔场,若在太平洋中,则该处渔场应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北海道渔场。若在大西洋上,则该渔场应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的纽芬兰渔场。(3)若位于太平洋上,①位于南半球中纬地区,应为西风漂流;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而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洋流流向判断洋流的性质,并能结合洋流对沿岸气候、渔场形成的影响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注意应结合世界的海陆分布判断洋流分布的名称。
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11分):
(1)从洋流与所经海区温度比较,图中A是 流,B是 流。从成因来讲,C属于 流。
(2)图中1处和2处易形成渔场的是 处 ,如果是在太平洋则渔场名称是 ,它是由两支洋流 和
交汇形成。
(3)如果是在大西洋上,则洋流B的名称是 ,洋流C的名称是 。
(4)四大渔场其中有一个不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它是 ,它的形成原因是 。
正确答案
(11分)
(1)暖 寒 风海 (2)1 北海道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3)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4)秘鲁渔场 补偿流的上升
略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直接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航行的距离比第一次要长,而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通常在0 ℃以下,试解释其原因。(2分)
(2)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都柏林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影响,而圣约翰斯位于北美洲东海岸,终年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减温影响,所以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比圣约翰斯高。
(2)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逆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3)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行、海洋污染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应用教材中大西洋洋流分布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规律逐一分析。(1)主要从影响两地不同性质的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分析。(2)(3)主要从北大西洋中纬度和低纬度不同的洋流方向分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