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已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改革既要除旧布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俄日两国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结合在改革前及实施当中的措施,谈谈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维新变法有关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日本:改革前,通过“武装倒幕”将旧制度及其特权者铲除;改革中,通过废藩置县、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等方式巩固革命成果。俄国:改革前,沙皇借用舆论的力量化解贵族地主的阻力;改革中,让农民通过交纳赎金的方式获得自由,以安抚旧势力的不满情绪。

(2)有。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维新变法借鉴了日本明治维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   

                                                                                                                                                                

(2)根据俄国社会发展情况,评述上述材料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得到一块份地,赎买居住的房屋等;农民只有赎买了土地后,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过渡状态下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规定的义务。

(2)改革在法律上使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发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影响: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3)运动:明治维新。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4)共同特点: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请回答:

(1)材料中“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6分)

(3)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三国的改革对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3分)

(2)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2分)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2分)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2分)

(3)障碍: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日本,幕府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中国,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3分 )影响:俄国,巩固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日本,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政体;中国,加深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即可判断出指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根据材料“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并结合教材关于农奴制改革的基础知识即可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

(3)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对比性学习的习惯。考查的属于教材的原文内容,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可回答出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及其对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由此,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自上而下。

(2)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的身份和土地问题;日本的改革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3)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完成近代化,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下一知识点 :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二一九法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