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 共1871题
下列属于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因素的有( )。
A.经济政策调整
B.对风险缺乏认识和防范准备
C.贴现率变化
D.疏于管理
E.政治体制变革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 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现代银行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和枢纽,受外部客观环境制约程度高,任何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可以有有利的影响,也可能出现不利影响,造成银行经营困难,形成银行风险,如:政治体制变革,经济政策调整,宏观金融政策变动,利率、汇率、中央银行再贷款、贴现率的变化,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同业竞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等。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汇率变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根据前面讲述的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作用是多渠道的,具体来讲,以贬值为例(升值则情况相反),汇率变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有以下几种作用方式:
①弹性分析法强调的相对价格效应:只要一国进出口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一段时滞后,贬值将会带来经常账户的改善。
②吸收法强调的收入效应:在国内生产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影响产出和贸易条件,贬值通常会带来一国经常账户收支改善。
③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所注重的现金余额效应: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贬值通过物价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变化,往往会给经常账户收支带来显著的改善。
对经常账户收支的影响是汇率贬值最重要的经济影响,往往也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法定货币贬值或通过外汇市场干预促成本币汇率下降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仍旧以贬值的情况为例,贬值对一国资本账户的影响情况,取决于贬值如何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今后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贬值后人们认为贬值的幅度还不够,汇率的进一步贬值将不可避免,即汇率贬值引起了进一步贬值的预期,那么人们就会将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避免再遭损失。但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使得本国汇率处于均衡水平,那些原因本币定值过高而外逃的资金就会抽回到国内。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经过头,使本币价格已低于正常的均衡水平,其后必出现向上反弹,那么,就会将资金从其他国家调拨到本国,以牟取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所引起的风险中,属于市场风险的有( )。
A.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化
B.汇率变动
C.销售决策失误
D.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市场风险是指风险的起源与影响方面都不与特定的组织或个人有关,至少是某个特定组织或个人所不能阻止的风险,即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风险,属于不可分散风险,如利率、汇率、物价上涨等带来的风险。企业的销售决策失误引起的是企业的特定风险,属于可分散风险。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 )。
A.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C.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
资金完全流动时,开放经济的均衡状态如图11-1所示。此时,由于资本与金融账户情况决定了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假定汇率变动对资金流动没有影响的前提下汇率变动对BP曲线没有影响。
(1)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扩张造成的本国利率下降,会立刻通过资金流出造成本币贬值,这推动着IS曲线右移,直至与LM曲线相交确定的利率水平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为止,如图11-2所示。此时,收入不仅高于期初水平,而且也高于封闭条件下的货币扩张后的情况,本币贬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无影响。因此,此时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
[*]
(2)财政政策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本国利率上升,会立刻通过资金的流入而造成本币升值,这就会推动IS′曲线左移,直至返回原有位置,利率水平重新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为止。此时与期初相比,利率不变,本币升值,收入不变。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收入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财政政策通过本币升值对出口产生了完全挤出效应,即财政支出导致了等量的出口下降,如图11-3所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因此,此时的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的。
综上所述,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一国的汇率会因该国的( )等的变化而波动。
A.国际收支状况
B.通货膨胀率
C.利率
D.经济增长率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熟悉汇率的概念、汇率制度及汇率变动的影响。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P88。
关于汇率变动对总体经济以及股市和债市的影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本国货币贬值,对已经投资于海外资产者有利
B.本国货币贬值,对出口产业有利,进口产业不利
C.本国货币贬值,外资减少汇出,对股市有利
D.本国货币升值时,对外国公司债的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扬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国货币贬值,将会引起资金外流,而非外资减少汇出。
政府在不特别指明或事先承诺汇率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变动。这种汇率制度是( )。
A.有管理浮动
B.传统的盯住安排
C.联系汇率制
D.独立浮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有管理浮动。政府在不特别指明或事先承诺汇率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变动。
自由浮动汇率(Free Floating)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ing)
正确答案
自由浮动汇率(Free Floating)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ing):按政府是否干预汇率来区分,浮动汇率制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自由浮动汇率,又称“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汇率完全按照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自行调节,自由涨落。这种浮动汇率是纯粹的理论假设,而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没有不对汇率进行干预的,只是干预的程度不同而已。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从理论上分析,自由浮动汇率具有如下优点:a.可以自动地对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及时、迅速的调整,避免长期失衡。同时,使得政府可以将所有政策工具用于实现内部平衡;b.可以提高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c.有利于均衡汇率的建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d.可以免除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成本支出 (如持有国际储备资产的机会成本及干预外汇市场的操作成本等)。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指政府或一国货币当局为使市场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避免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影响对外贸易和本国国际收支,而对市场汇率的升降幅度进行公开或隐蔽的干预,这犹如伸出一只“肮脏”的手操纵外汇市场,因而也称“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它具有如下特点:a.没有像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平价;b.汇率波动尽管没有公开界限但仍受到控制;c.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甚至国际社会的联合干预;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汇率一夜之间的大起大落,进而避免其对经济造成的损失;e.不存在全球统一的汇率管理模式,汇率的管理或干预比较困难。目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所实行的都是管理浮动汇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的方式主要包括:动用本国外汇储备、国际互换货币信贷资金、特别提款权或发行外币债券与国库券所获的资金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或贴现率、控制资本移动等对外汇市场进行间接干预。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 )
A.垄断性大公司为获得垄断利润人为提高产品价格
B.劳动力不能及时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
C.有组织的工会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D.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
E.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选项BD属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
政府在不特别指明或事先承诺汇率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变动。按国际货币基金的划分,这种汇率制度是( )。
A.传统盯住安排
B.固定汇率
C.独立浮动
D.有管理浮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是( )。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政策风险
D.信用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B项,汇率风险是指因汇率的波动而造成的风险;C项,政策风险是指因政策的变动而造成的风险;D项,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愿或者不能履行合同而造成的风险。
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有( )。
A.建设期利息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C.预备费
D.流动资产投资
正确答案
D
解析
建设投资可以分为静态投资部分和动态投资部分。静态投资部分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基本预备费构成。动态投资部分,是指在建设期内,因建设期利息、建设工程需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自家新批准的税费、汇率、利率变动以及建设期价格变动引起的建设投资增加额。包括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五)我国某汽车公司并购了某一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该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进行所有的传统金融交易和现代金融衍生品交易。该汽车公司并购中的运作行为和并购后的运营模式是:(1)为了补充并购资金的不足,从国内商业银行取得了5年期浮动利率的美元贷款;(2)被并购的公司依然在该发达国家生产原有品牌的汽车,有部分汽车零部件转从我国进口,有部分汽车对我国出口;(3)被并购的公司会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在当地进行股票投资。 97、 在从国内商业银行借入浮动利率的美元贷款中,该汽车公司承受的金融风险有 ( )。
A.信用风险
B.利率风险
C.汇率风险
D.投资风险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汇率风险: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意外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此题涉及到汇率风险,而汇率风险又包括在利率风险内。
一般信用政策包括( )
A.信用标准
B.信用条件
C.收款方法
D.汇率变动
E.赊销政策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信用标准规定了为获得公司交易信用,客户必须具备的最低财务力量;信用条件是指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收款方法包括收款的方式及努力程度、客户违约后将采取什么行动收账等具体条款。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协定,各国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
B.美国政府承担保证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任何数量的黄金的义务
C.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供给主要由美联储决定
D.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自由浮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协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美国政府承担保证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任何数量的黄金的义务。同时,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进而决定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平价关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所谓“双挂钩”制度,如图1-3所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供给主要由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决定,因为任何国家都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选择它对美国国际收支的盈余状况。如果一国想降低其美元储备的增长率,它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等扩张国内经济的措施,达到降低本国国际收支盈余并减少美元储备积累的目的。相反,一国可以通过调节国内经济状况使进出口盈余增加或提高本国利率以吸引美国投资者来积累美元储备。从根本上说,所有美元储备的积累都是自愿的,美国所能做的只是被动地根据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状况提供美元通货。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主要来源于美元,美元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关键货币。它既是美国本国的货币,又是一种国际货币。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特点。 IMF协定规定,各成员国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平价,成员国中央银行有义务通过外汇市场交易保证汇率波动的幅度在平价的上下1%以内。当成员国出现根本性国际收支失衡时,可以较大幅度地调整汇率。在平价10%以内的汇率变动需通知IMF,超过10%的汇率调整则需要经IMF批准,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