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 共1871题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新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建造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B.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
C.计划对资产负债表日存有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
D.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考核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判断。B,C、D项均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
国际收支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国际收支说认为,影响均衡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本国与外国的国民收入、本国与外国的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假定其他变量不变,Y上升→总需求增加→本币贬值(外币升值),Y*上升→本币升值。其经济含义是:当一国国民收入增加导致进口增加时,会引起国际收支赤字,由此外汇市场就会出现超额需求,造成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浮;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本国出口的增加,使本币趋于坚挺。类似地,P上升一本币贬值,P*上升一本币贬值,r上升→本币贬值,r*上升一本币贬值,efe上升一预期的远期汇率贬值。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癸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审计思路恰当的有( )。
A.由于J公司是生产冰糕等冷冻产品的厂家,所以注册会计师特别关注对于其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了解
B.由于审计期间发生牛奶中毒事件,所以注册会计师特别关注国家关于冰糕制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C.由于J公司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地区,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较大,所以注册会计师特别关注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
D.由于J公司国内市场的经营模式采用建立各省总代理商制度,所以注册会计师特别关注J公司的关键客户,积极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我国某企业在出口收汇时正逢人民币升值,结果以收入的外汇兑换到的人民币的金额减少。此种情形说明该企业承受了汇率风险中的()。
A.交易风险
B.折算风险
C.转移风险
D.经济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间接考查交易风险的概念。交易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因实质性经济交易而引致的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实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自2008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逐渐下降,首次突破了7.0大关,这将对我国金融、储蓄、股市、进出口等众多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问题,国内外给予了空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购买力平价。对于该理论认识错误的是( )。
A.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关于一国金融机构利率的理论
B.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
C.相对购买力平价表示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并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
D.购买力平价说的英文全拼是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主要贡献表现在( )
A.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动关系
B.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过程的作用
C.引入了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等经济因素作为变量
D.是资产市场说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并能反映该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E.修正了购买力平价理论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
A.垄断性大公司为获取垄断利润人为提高产品价格
B.劳动力不能及时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
C.有组织的工会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D.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
E.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
正确答案
A, C, E
解析
考点:通货膨胀成因
下列费用中,属于动态投资的有( )。
A.基本预备费
B.建筑安装工程费
C.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D.涨价预备费
E.建设期利息
正确答案
D,E
解析
【解析】动态投资部分是指在建设期内,因建设期利息和国家新批准的税费、汇率、利率变动以及建设期价格变动引起的建设投资增加额,包括涨价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
长期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1)长期中,一国价格水平相对于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2)关税和限额使得一国货币在长期中趋于升值。
(3)在长期中,对一国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该国货币升值;相反,对进口品需求的增加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4)在长期中,如果一国生产率较其他国家提高,则该国货币趋于升值。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就可能会导致()
A.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B.本国旅游收入不变
C.本国出口增加
D.本国进口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汇率水平高低对本国的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货币购买力增强,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本国旅游收入减少。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正确掌握汇率变动对本国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下列表述中最为正确的是:( )。
A.如果PPP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
B.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自动成立
C.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PPP将自动成立
D.如果一价定律不是对于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不成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所谓一价定律指的是:若不考虑运输费用等中介因素,则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跨市场交易的商品或资产无论在哪个市场出售,其价格最终都相同。
就国际贸易而言,一价定律意味着,在完全竞争的国际贸易市场上,同一种可在国际上交易的商品或资产,若不考虑运输费用等中介因素,则经过汇率调整后(即调整成同一种货币计价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即价格)应该相等。
PPP是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英文缩写。该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某种货币,是由于这种货币在该货币发行国对商品和劳务拥有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这两种货币在相应的货币流通区域内的购买力之比。而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新的均衡汇率将会在原先那个均衡汇率的基础上依据两国通货购买力的相对变化进行调整。
可见,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的形成与变动主要取决于相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对物价水平及其变动。也就是说,两种货币的汇率应该与这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以一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一致。因此,如果某个国际或地区的物价水平相对上升,则该围货币就会相对贬值,否则便存在套利的机会。
所谓套利指的是,若同一种资产有小同的价格,则投机者就可以通过买低卖高,毫无风险地赚得其中的价格差。而套利的结果会导致两种货币的比价发生变化,直到在新的汇率下,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实际上一致,从而不再存在套利机会为止。
可见,套利是一价定律成立的原因,而一价定律则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
例如,假若一块汉堡包在中国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在美国的价格是1美元,则依据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1美元可兑10元人民币。如果当前美元兑人民币的市场价格是11,则说明美元汇率被高估。假若不存在中问费用,则一个美国套利者可以市场汇率用1美元兑换11元人民币,然后将其中的10元人民币在中国购买一块汉堡包带回美国吃。与在美国买一块汉堡包相比,这样做不仅照样可以吃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汉堡包,还可以净赚1元人民币的收益。但这样做的结果,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会增加(也即人民币的需求增加),美元的汇率将下降,直到那1元人民币的套利收益不再存在为止。可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外汇市场实现无套利均衡的时候,1美元将仅能兑换10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划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部分。
所谓绝对购买力平价指的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问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比。即:
A国货币的均衡汇率=
其中,A国货币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可见,绝对购买力平价公式说明的是在某一时点上特定货币汇率的决定。
而相对购买力平价想要说明的是:不同货币的购买力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因素。即:
A国货币新的均衡汇率=A国货币此前的均衡汇率×
例如,就汉堡包的例子,若中国的汉堡包价格上涨了5%,而美国上涨了10%,则:
人民币的新的均衡汇率=10×=9.546
即1美元兑换9.546元人民币。
但在现实中,一般选择一揽子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动作为确定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及其波动的依据。也就是说,一方面,一价定律针对的是单个商品或资产,而购买力平价针对的则是一揽子商品或资产,通常就是相应国家或地区的CPI中所包含的样本;另一方面,就像大家所熟知的CPI的构成一样,一揽子商品或资产的构成即使是有限的,各国或地区的样本及其权重也可能不尽相同。
所以,一价定律的成立并不意味着购买力平价的成立,因为一般价格水平或物价指数的计算样本或权重可能不同。
例如,假设有A国与B国的商品种类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显然,两国的货币比价应为:一个单位的A国货币兑2个单位的B国货币。因为只有在这个汇率下,甲乙两种商品才会满足一价定律。
但若依购买力平价理论确定汇率,则应首先分别计算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A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为:
B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为:
所以,依购买力平价理论,一个单位的A国货币应该兑换的B国货币的数量为:
52.73÷23.33=2.26
可见,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所确定的A国货币价值偏高。
购买力平价的成立也并不意味着一价定律必定成立,因为至少一揽子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不一定满足一价定律。
就本题来说,如果我们把“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这句话理解为不仅用于计算物价水平及其波动的商品样本相同,而且其中每个样本的计算权重也相同;并且把“PPP的成立”理解为根据PPP所计算出来的汇率值合理;则PPP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因为非样本商品(例如非贸易商品)不一定满足一价定律。所以选项A不成立。
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则PPP将自动成立。所以选项B成立。
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PPP不一定自动成立,因为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不一定相同(至少样本的权重可能不同)。所以选项C不成立。
如果一价定律不是对于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也可能成立。因为篮子中的商品可能满足一价定律。所以选项D不成立。
因此,本题选择B。
试述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
正确答案
外汇市场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有自己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包括交易机制、汇率形成机制、供求机制及风险机制等。
(1)供求机制,外汇的供求关系是市场汇率形成的主要基础,汇率又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这是供求机制的核心。
(2)汇率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3)效率机制是外汇市场交易中能够促使实现公平、公正、快速交易,同时能够促进资金合理配置的机制。
(4)风险饥制,主要是指外汇交易中风险的增减同汇率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总之,以上四种机制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一国的经常项目长期顺差,将加大该国货币升值的压力
B.如果一国通货膨胀严重,则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就会下跌
C.如果一国的实际利率高于别国,该国的本币就会贬值
D.经济增长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是多方向的,不能一概而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如果一国的实际利率高于别国,该国的本币需求量上升,引起升值,C错误。
下列各项中属于纯粹风险的是( )。
A.股票价格波动风险
B.海啸风险
C.汇率变动风险
D.收益风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纯粹风险是指只会产生损失而不会导致收益的可能性,损失发生的具体时间、具体的损失规模无法确定。在现实生活中,纯粹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如个人面临疾病的风险、机动车辆所有者面临车辆碰撞的风险、财产所有者面临偷窃或者火灾的风险、海啸风险等等。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的有(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D.递延所得税资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