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影响旅游价格制定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利率的变动
B.政府政策
C.互补品价格
D.产品质量与特色
E.旅游需求状况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解析] 影响旅游价格制定的因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汇率变动、替代品价格、政府政策、产品质量与特色以及旅游需求状况。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体系称为( )。

A.利率制度
B.汇率制度
C.证券制度
D.货币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过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国为应付日常外汇支付以及平衡国际收支,常常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表现为存放在外国的外币资产。当汇率变动时,其面l临的风险称为( )。

A.外汇储备风险
B.外债风险
C.买卖风险
D.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B项外债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D项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应收应付外汇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

A.售后商品担保
B.对其他单位的债务担保
C.待决诉讼
D.可能发生的汇率变动
E.不附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正确答案

D,E

解析

[解析] 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状况,因此,可能发生的汇率变动不构成或有事项;不附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将来不承担付款责任,不属于或有事项。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的是( )。

A.已证实某项资产发生了减损
B.已确认销售的货物被退回
C.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D.已确定将要支付赔偿额大于该赔偿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估计金额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属于非调整事项,由于企业已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当时的汇率对有关账户进行调整,因此,无论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汇率如何变化,均不影响按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数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正确答案

西方汇率理论主要是汇率决定理论,即揭示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的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性理论的发展:(1)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它是由15世纪佛罗伦萨的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该理论出现和盛行于金币本位制时期,由英国学者戈森于1861年提出;①该理论贡献:一是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二是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三是在金本位盛行时期,各国货币间都有铸币平价,汇率仅在黄金输出输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外汇供求的影响。②该理论的明显不足表现在:首先忽视了对汇率决定基础的论证;其次,它假定国际收支为一固定数额,国际收支本身完全独立于汇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三是仅注意了实体经济因素与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仅解释了金本位制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随着金本位制的瓦解,该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就更加明显。(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① 背景:第一次大战的爆发标志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② “购买力平价说”用来解释汇率决定基础。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同时认为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③合理性或有效性:首先,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其次,作为一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比用现行实际汇率换算更为科学和可靠。再次,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长期趋势。最后,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出口贸易的关系具有参考意义。④缺陷:该学说的缺陷是自由贸易的假设前提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忽视了资本流动因素对汇率决定的影响。(4)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汇兑心理说”试图用纯心理因素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贡献: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心理预期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会很大。该理论所具有的其他理论无法替代的意义就在于它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心理预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缺陷:只重视心理因素忽略了决定汇率的基础因素的分析。(5)利息平价说。①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受凯恩斯经济学影响,产生了“均衡汇率理论”。着重分析在一定经济结构下,综合考虑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研究如何通过实施一定的汇率政策来达到理想的均衡汇率水平。②主要观点概括如下:a.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以年百分比表示的远期汇率等于两个金融中心之间的利差;b.在不兑换纸币的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远期汇率的重新调整;c.远期汇率趋于围绕它的利率平价上下波动;d.不论远期汇率与它的利率平价偏离多大程度,能获得足够利润的机会将使套利者把资金转到更有利的金融中心;e.如果外汇交易被少数集团控制,或者主要交易人之间达成有关汇率的协议,挂牌汇率可能会与它的利率平价发生偏离;f.套利资金的有限性将使远期汇率的调整往往不能达到利率平价水平;g.如果一国发生政治金融动荡,便不能发生任何远期外汇交易。③利息平价理论把汇率决定因素扩展到了货币资本领域,从而填补了传统购买力平价说衰落后的汇率决定理论的空白,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货币资产因素在国际金融领域内的作用日益重要的趋势。④利息平价说的缺陷:远期汇率不只取决于利差一个因素,还受国际经济交往预期通货膨胀率、购买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单纯从利差角度讨论汇率决定是无法为错综复杂的远期汇率决定因素提供完美答案的。因此,利息平价说与购买力平价说及其他汇率理论不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6)货币主义汇率理论:① 主要内容和贡献:建立在现代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汇率决定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移到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结构,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汇率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具体说:一是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二是正确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其货币政策同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关系;三是将汇率决定引入与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上来;四是随着外汇市场业务的创新和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汇率理论逐步转向货币学派的资本市场分析、短期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符合规律的。② 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的局限性:一是其假定两国货币之间始终保持两国购买力平价是难以成立的;二是忽视了由于经济社会中的结构性变动而引起的汇率行为的扰动。(7)资产组合理论:① 背景:资产组合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布兰森、多恩布什等经济学家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是对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② 主要内容和贡献:这一理论认为汇率是资产的价格,他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的变动和均衡;二是同时强调了货币因素以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和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用;三是某些假设比更合理、更现实。③ 资产组合理论的局限性:一是假设资本可自由流动,这意味着既无外汇管制,也无资本流动障碍;二是假定人们的预期完全一致,并且做出同样选择,是不符和现实的;三是由于资产市场、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资产组合模型中的参数不易确定,使该理论在实际研究中遇到较大困难。以上对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回顾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套利的市场风险包括( )。

A.价差的逆向运行
B.利率的变动
C.汇率的变动
D.交易所的交易制度的重大变化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市场风险包括价差的逆向运行、利率和汇率的变动等所产生的风险。其中价差的逆向运行是指价差沿着套利者预测的相反方向运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货币互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基于不同的货币进行的互换交易
B.货币互换通常需要在互换交易的期初和期末交换本金,不同货币本金的数额由事先确定的汇率决定
C.货币互换既明确了利率的支付方式,又确定了汇率
D.货币互换交易双方规避了利率和汇率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货币互换交易双方面临着利率和汇率波动造成的市场风险,没有规避掉这两方面变动造成的市场风险。这四个选项表述的正确内容包含了货币互换的绝大部分知识点。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在国际交往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主要表现为( )。

A.进出口贸易风险
B.逆向选择风险
C.外汇储备风险
D.外债风险
E.市场失灵风险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解析] 掌握
[真题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汇率风险的表现形式”的掌握。汇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①进出口贸易风险。指在进出口贸易中收付外汇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②外汇储备风险。一国为应付日常外汇支付,常需保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表现为存放在国外的外币资产(存款、有价证券等),如果所持有的外币资产的外币汇率下浮,就会蒙受损失;③外债风险。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E。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次年4月30日,该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以下事项中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A.接到某债务人1月28日发生一场火灾,导致重大损失,以至于不能偿还货款的通知,该公司已将此货款于资产负债表日计入应收账款
B.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C.新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建造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D.发行债券筹资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选项A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选项B属于外汇汇率变动产生的日后事项;选项D属于非调整事项中的股票和债券发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除外责任不包括下列( )。

A.被保险人违约或违法所致的损失
B.买方被宣告破产或实际已资不抵债的损失
C.由于买方违反本国法令未获进口许可证所致的损失
D.买方违约在先情况下被保险人坚持发货所致的损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考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不负责赔偿的损失主要有:(1)货物运输险项下的损失。(2)汇率变动损失。(3)被保险人违约或违法所致的损失。(4)买方违约在先情况下被保险人坚持发货所致的损失。(5)由于买方违反本国法令未获进口许可证所致的损失。(6)被保险人的代理人或买方的代理人所致的损失。(7)被保险人未按时办妥投保手续的出口业务发生的损失等。(8)被保险人向未经信用保险公司批准买方信用限额,或不适用被保险人自行掌握的信用限额的买方出口所发生的损失。(9)在损失发生之日两年内,被保险人仍未向信用保险公司索赔的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

A.售后商品担保
B.对其他单位的债务担保
C.待决诉讼
D.可能发生的汇率变动
E.不附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正确答案

D,E

解析

[解析] 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状况,因此,可能发生的汇率变动不构成或有事项;不附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将来不承担付款责任,不属于或有事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试分析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和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②稳定的货币需求;③购买力平价模型成立。
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本国与外国货币供给量,本国与外国国民收入以及两国利率水平。外汇汇率变动与本国货币供应量呈正相关,与外国货币供应量负相关;外汇汇率与本国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与外国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与本国利率呈同方向变动,与外国利率呈反方向变动。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完全流动,则( )。

A.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国际收支平衡也称外部均衡,指的是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总余额为零。这意味着该国相应期间的外汇收入正好等于外汇支出。在理论分析中,通常假定经常项目仅包含进出口贸易的内容,这个时候,所谓的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净出口额(即出口减进口的差额)正好等于资本净流出额(即资本流出减流入的差额),也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NX)-净资本流出(NF)=0的状态。
我们假定出口的规模取决于外国(即进口国)的国民收入,冈此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再假定进口的数量是本国(即进口国)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则净出口就是本国国民收入的减函数。
除了本国的国民收入以外,市场汇率以及两个国家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也会影响净出口。我们用实际汇率的变化来概括上述几个因素的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假定外汇市场上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为E,再假定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为P,国外的一般物价水平为Pf,则实际汇率为。可见,实际汇率相当于购买力平价汇率。不难理解,净出口是实际汇率的增函数。
为说明问题方便,我们假定净出口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其中,a为参数,m>0为边际进口倾向,Y为本围的实际国民收入,n为实际汇率的单位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
我们假定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并且假定两个相关国家的利差是决定资本流动的唯一因素,再假定国外的利率(rf)是外生变量,则某国资本的净流出额应该是该国利率的减函数。例如令其为:NF=e-g(r-rf),其中,e为参数,r为本国的市场利率,g>0为净资本流出量关于本圈利率的敏感系数,从而该国的国际收支净额为:

现在假定该国正好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也即上式等于零,进而有:

这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可见,在由市场利率―均衡国民收入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平衡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线。这条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尽管利率和国民收入各不相同,但都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市场汇率的上升(即本币的贬值)或本国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会导致该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假定BP线与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系原点的右侧。我们将该交点与原点进行比较:由于利率水平相同,所以净资本流出的规模相同;但由于原点位置的国民收入较低,所以原点处的净出口要比交点处多。而交点处的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所以原点位置的国际收支顺差。一般的,在由市场利率―均衡国民收入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国民经济位于BP线的上方,则说明国际收支正处于顺差状态;反之,如果国民经济位于BP线的下方,则说明国际收支正处于逆差的状态。
国际收支平衡曲线的形状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在完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利率变化对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弹性为零(即g=0),这时的BP线是一条位于某一特定国民收入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另一种则是对应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这时资本流动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即g→∞),即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资本大举流入,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巨额资本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这时的BP线是一条位于某一特定利率水平上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若资本自由流动,则BP线的斜率无穷大,即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线。这意味着,若国内利率超过国际利率,则必引起资本大规模流入;反之,若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则必定引起资本大规模流出。因此,一国国内的利率水平决定性地受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该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不能改变利率水平。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会发现,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如图1所示,我们假定最初的均衡位置在E点处,这时,该国已实现内外部的均衡。现在假定这个均衡位置的失业严重,因此中央银行决定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借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促使LM右移,例如假定右移到LM1的位置。这个时候,国内利率将下降到由A点决定的利率水平上,则根据资本自由流动的假定,资本将大规模外流,国际收支的逆差将促使本币贬值。为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势必进行干预,在外汇市场买进本币,抛售外汇,促使LM1左移,直至重新回到LM的位置为止。其结果是: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和利率均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但国际储备下降了。
而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会发现,财政政策很有效。

如图2所示,假定经济背景与图1完全相同。现在假定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借以刺激总需求和消除失业,则将导致IS右移,例如假定由IS右移至IS1的位置。这时,国内利率将上升到由A点所决定的水平,资本将大量流入,国际收支顺差,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持既定的汇率水平,中央银行势必干预,投放本币,买进外汇,从而促使LM线向右移动,例如假定右移至LM1的位置。因此,新的内外部均衡位置在E1点处。其结果是:国民收入与货币供应量均上升,国际储备增加,失业减少。
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假定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财政政策的效力达到极限。因此本题应选C。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更明确地提出了“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的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放弃另外一个。也就是:①若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就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若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就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若要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是( )。

A.销售退回
B.签订重大合同
C.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动
D.董事会提出分派现金股利方案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属于调整事项。签订重大合同、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动和董事会提出分派现金股利方案属于非调整事项。

下一知识点 : 建设工程监理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专业知识与实务 >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