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离能
- 共448题
下列各组元素按第一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注意同一周期的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
A.Na、Mg、Al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所以Na、Al、Mg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故A正确;
B.B、Be、Li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Ⅱ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增加顺序为Li、B、Be,故B错误;
C.Li、Na、K属于同一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其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故C错误;
D.F、O、N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顺序为:F>N>O,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增大,故第3周期所包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故A正确;
B、镁原子的3s能级处于全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比Al元素高,故B错误;
C、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是稳定结构,同周期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降低,故氦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C错误;
D、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降低,故第一电离能Na>K,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故第一电离能Mg>Na,所以第一电离能Mg>K,故D错误;
故选A.
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程式中涉及到的N、O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基态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与Cu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3)PO43-的空间构型是,其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CN溶液,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mo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集堆积,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pm(1pm=10-10c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______g/cm3.
(6)下表列出了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
由此可得出的判断含氧酸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______.亚磷酸(H3PO3)也是中强酸,它的结构式为______.亚磷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N、O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O,
故答案为:N<O;
(2)S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Cu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
故答案为:3s23p4;K、Cr;
(3)PO43-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5+3-4×2)=4,所以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P原子周围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4)在CN-中碳原子与氮原子是以共价三键结合的,含有1个ơ键,2个π键,所以1mo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每个晶胞中含有铜的原子:8×+6×
=4,Cu原子半径为r=127.8pm=1.278×10-8cm,设晶胞的边长为d,则有
d=4r,所以d=2
r,所以晶体铜的密度ρ=
=
g/cm3=9.0g/cm3,
故答案为:9.0;
(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说明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据此可写出它的结构式为:,含氧酸中羟基中的氢能被氢氧化钠中和,所以1molH3PO3可与2molNa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故答案为: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3PO3+2NaOH=Na2HPO3+2H2O.
解析
解:(1)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N、O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O,
故答案为:N<O;
(2)S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Cu最外层有1个电子,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K、Cr,
故答案为:3s23p4;K、Cr;
(3)PO43-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5+3-4×2)=4,所以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P原子周围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
(4)在CN-中碳原子与氮原子是以共价三键结合的,含有1个ơ键,2个π键,所以1mo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2NA,
故答案为:2NA;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则每个晶胞中含有铜的原子:8×+6×
=4,Cu原子半径为r=127.8pm=1.278×10-8cm,设晶胞的边长为d,则有
d=4r,所以d=2
r,所以晶体铜的密度ρ=
=
g/cm3=9.0g/cm3,
故答案为:9.0;
(6)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磷酸(H3PO3)是中强酸,说明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据此可写出它的结构式为:,含氧酸中羟基中的氢能被氢氧化钠中和,所以1molH3PO3可与2molNa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
故答案为:含氧酸分子结构中含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3PO3+2NaOH=Na2HPO3+2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S和P位于同一周期,且S位于第VIA族、P位于第V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P>S,故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电负性大小顺序是Na<Mg<Al,故B错误;
C.通常来说,比较键长可以通过比较键能来确定,乙炔的键能大于乙烯,则乙炔中碳碳键键长小于乙烯,故C正确;
D.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氟化钠中离子所带电荷小于氧化镁,所以晶格能:氟化钠<氧化镁,故D错误;
故选C.
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X和Y都是主族元素,I是电离能,X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X为第IA族元素;
Y元素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Y是第IIIA族元素,X第一电离能小于Y,说明X活泼性大于Y,
A.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Y为第IIIA族元素,则Y常见化合价为+3价,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知,X属于第IA族元素,故B正确;
C.X为第IA族元素,和O元素化合时可能形成过氧化物,如H2O2、Na2O2,故C正确;
D.如果Y是第三周期元素,则为Al,Al和冷水不反应,和酸和强碱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